民生项目监督工作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铜仁市纪委监察局紧密部署,积极筹划,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宣传教育,创新监督方式,严肃查办案件有力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后勤保障。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对民生特派工作高度重视,实行层层联合,上下联动,从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全市特派组成立以来,已投入专用经费901万元、新建或协调办公室223间、调配车辆61台。各区县分别出台了民生特派组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方案,配备纪工委工作专用车。各级党政一把手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努力克服人手紧缺的困难,大力推进纪检监察干部兼职或兼管问题的清理工作。
丰富宣传方式,提高知晓力度。通过制作民生项目监督宣传手册、惠民政策明白卡、悬挂监督牌和项目公示牌、发放“一卡通”、利用LED显示屏滚动宣传等多种宣传方式,切实提高群众对民生监督特派工作知晓率,拓宽监督渠道。德江县独自创新《德江民生特派七字诀》推广学习;松桃县、思南县、德江县率先实行农村集镇赶场天受理民生项目方面信访问题;碧江区通过碧江廉政网、微信平台、手机短信等宣传公开民生特派工作成效及查处的典型案例等。同时组织开展对民生项目领域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廉政谈话教育、到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集中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等途径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各县(区)组织民生项目监督人员到法庭庭审现场旁听、到发案单位开展“三公开”警示教育等活动,有力筑牢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创新监督方式,编制无缝监督网。全市深入推进民生项目监督工作,重点对家电下乡、畜牧良种补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专项部署,以“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件、不留死角”的形式开展拉网式入户核查。在县(区)纪委、县级纪工委、特派组、乡镇纪委、村监委中构建“五位一体”监督格局,解剖“麻雀”,确保抓一项规范一项,整改一项,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实现监督检查常态化、全覆盖。碧江区充分统筹党风政风社会监督员的作用,编织无缝对接监督网。
加大案件查办,强化执纪问责。对民生项目资金使用问题始终坚持“三不”原则:即发现问题不查处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老百姓对处理结果不满意不放过。各民生特派组注重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深挖细查,寻找案源线索加以核实,对民生项目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始终坚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例,引出一窝,打击一片,曝光一批,震慑一片”。
截止目前,全市共发现民生项目资金违规问题12778个,涉及金额7519.95万元,立案233件,结案154件,党政纪处分140件159人,移送司法机关35件41人。其中,仅开展家电下乡补贴专项检查收缴赃款达1935万元。 (张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