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在抓作风建设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铁规矩”、塑造“铁面孔”、落实“铁板子”,敢于动真碰硬,全力推进作风规定的贯彻落实,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铁规矩”,转作风
制定出台了《石阡县机关干部作风行为规范“六个必须六个严禁”》、《贯彻落实<石阡县机关干部作风行为规范“六个必须六个严禁”>实施细则》一系列“铁规矩”,坚持从领导干部抓起,从领导机关抓起。“铁规矩”围绕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改进新闻报道、执行工作纪律、坚持廉洁从政、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提出“六个必须六个严禁”铁规。《细则》明确要求副县级以上干部每年必须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90天、驻点帮扶5—10天、调研一律轻车简从,不搞多人陪同,不安排宴请,不上烟酒,不迎来送往。实行会议审批制度,确定每年5月为无会月,每月第2周为无会周,对会场布置、会议规模和发言时间都进行了要求。同时规定县级各种大会上,不进行交通管制,不摆放鲜花、不设拱门、不铺红地毯等。研究出台了《石阡县干部职工问责暂行规定》,对“慵懒散慢奢、中梗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26种情形采取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免职等9种方式,对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进行分别问责和连带问责。
“铁规矩”成效明显。去年以来,全县精简合并会议63个,压缩“三公经费”支出1261万元,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铁面孔”,刹歪风
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以及市委十项规定情况列入年度绩效管理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监督执行情况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县纪委监察局着力打造反腐铁军,塑造“包公”形象,勇于职责担当,敢于执纪问责,对违反作风规定的,不论涉及到谁都严肃处理。建立月督查月通报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纪工委监察分局、各纪检组和乡镇纪委力量,组建39个作风建设专项督查组,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群众问卷调查、实地察看等方式,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执行劳动纪律、上班时间打麻将、公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不定期分片开展明察暗访和监督检查。
“铁面孔”铁石心肠。全县共清理42辆超标或超编车, 腾退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171平方米,问责9人。
“铁板子”,惩四风
在抓作风落实工作中,敢于打“铁板子”。对违反作风规定的不留情面,确保铁板子举得起来,更打得下去,坚持做到问题有多大,“铁板子”就打得有多重,以严厉的惩处促进作风规定落到实处。
“铁板子”板板有力。2013年以来,全县共有67名国家工作人员因违反作风规定受到严肃处理,被打了“铁板子”。在整治国家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打麻将工作中,31名“麻将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被免职,18名干部或教师被取消年度评先选优资格和扣发绩效奖金并在全县通报;8名公车私用以及17名违反上班工作纪律的国家工作人员被全县通报批评;对县国土资源局职工超标准住宿情况进行了调查核实,对该局副局长陈X等3人给予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处理。所有违纪干部在全县通报、指名道姓公开曝光,不留情面,向社会释放出了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和坚决纠正“四风”的决心。 (石阡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