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思南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治庸、治懒、治疲”,用三个“抓落实”转变干部作风。
对群众利益攸关的事满腔热情抓落实。我县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和统筹兼顾的原则,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加大道路、农林水事务等基础建设支出。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已完成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64亿元,建成通村水泥路50条316.2公里,开工建设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不折不扣抓落实。为优化政务环境,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我县出台 “股长十条禁令”,建立健全举报警示、催办警告、办错追责、乱办惩戒等制度,并创新督查督办机制,整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效能办成立督查局,提升督查督办效能。通过职能转变,该县行政审批事项从198项减少到137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
对企业需要服务的事快办快结抓落实。为打通联系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该县积极推行“全程代办制”、“一站式”等多重优质服务,为企业办“绿卡”,零距离为企业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加快企业建设。一是建立干部驻企制度,上下联动帮助企业招工,引导返乡高素质工人纳入企业服务,目前,已引导返乡高素质工人10000余人入园区企业服务;二是建立24小时服务制、领导干部走访制、驻企干部向经开区管委信息日反馈制、服务企业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帮助化解,帮助企业协调资金短缺、争取企业政策补助资金、申报企业项目、化解矛盾纠纷、联系促销渠道。截止4月底,县领导干部深入企业累计达1027次、召开企业建设专题会16次;为企业办理实事85件、化解矛盾纠纷121起。(思南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