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视野下廉政建设八大机制的探索

时间:2014-04-24 19:31:28 点击:

摘要:与以往廉政建设过分依赖道德手段、迷信修养教化、强调自律不同,“破窗理论”强调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构建制度促廉、监管检廉、文化育廉、惩处护廉、党风兴廉、和谐养廉、学习助廉、民主保廉等机制可以塑造清正廉洁的环境。

关键词:破窗理论;廉政建设;机制

现代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理论”,总结了这么一种现象,就是如果一所房子的一扇窗户破了没有修补,那么用不了多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被人打破。各种违反秩序的行为乃至违法犯罪行为就会在“容忍”与麻木不仁的环境中滋长,荀子也曾说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种现象显示人类行为具有心理学意义上的从众性和暗示性。与以往廉政建设过分依赖道德手段、迷信修养教化、强调自律不同,“破窗理论”强调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那么,如何塑造清正廉洁的环境呢?

一、构建制度促廉长效机制——发挥“不易腐败”的防范作用

很多违法行为具有反复性、连锁性等特点,因此,预防“第一扇窗户玻璃被打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预防腐败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首先,在全国上下营造一种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氛围。特别是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带头反对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其次,制定的任何廉洁政治制度,要对其进行廉洁性评估,确保制度本身的公正廉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第三,要注意制度的系统性,使各制度间相互衔接,充分发挥制度的协同效应;第四,要增强制度的可行性,使制度既适应现实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第五,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筑牢反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让当权者不敢睁着眼触“红线”往“地雷”上踩。

二、构建监管检廉长效机制 —— 发挥“不便腐败”的监督作用

北欧五国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廉政的地区之一,是因为有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尤其是它们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织起了一道严密的法网,做到了有罪必罚,打消了贪官的侥幸心理。

根据我国实际,我们也可以建立和完善由人民群众监督网、人民群众监督QQ群、人民群众监督热线、人民群众监督信箱、巡视制度、电视监督专栏等组成的监督体系。使各种监督形式在时间上同时运行,发挥作用,在空间上互相并存,互相联系,有机结合,使得廉政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刻遏制意志力薄弱干部内心的贪欲。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监督好比“反光镜”,根据他人提出的意见,将做得好的发扬光大,同时查找存在差距的原因,切实提高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文化育廉长效机制——发挥“不能腐败”的约束作用

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腐败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之中。“羡腐心理”和“腐败文化”在有些地方有滋长蔓延之势。我们与反腐败的斗争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场文化斗争。实践证明,廉政文化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凝聚认同功能,规范调整功能,榜样辐射功能等。那么,如何发挥廉政文化的作用呢?

第一,构筑单位廉政文化平台,增强防腐力。首先,公开承诺倡廉洁。由上级党组织发出倡议,各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作出书面承诺,张贴在专栏里,并设立举报箱、公布维权电话,接受监督。其次,“辩论倡廉”明是非。组建辩论队,以当前反腐倡廉中的热点、焦点、争议点为辩题,开展辩论对抗赛,让选手们在辩论中深化对廉政文化的理性认识,认清危害,远离犯罪。比如,有的工作人员喜欢把办公室的物品带回家使用,哪怕是一个本子,一包纸巾都应视为腐败行为,所谓“小节放纵,大节必失”,然而,很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观点,开展廉政辩论赛,可以端正思想,坚定理念。

第二,搭建社区廉政文化教育平台,提高参与力。高校是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领域。加快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推进整个社会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作用[1]。近年来,以高校为依托,有的地区成立廉政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立足“使群众知晓,让群众监督”的理念,将廉政文化建设从高校延伸到周围社区,呼吁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比如制作以“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罪案鉴戒”等为主题的警示图片,集中在社区巡回宣传展出。

第三,搭建公共廉政文化平台,扩大影响力。比如,精编廉政文化专刊,并印发给各单位,在最大的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又比如,进行廉政文化调研,在群众中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活动,提升群众的廉政主人翁意识,使每个人树立“廉洁政治,匹夫有责”的观念;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每个人学会用“显微镜”时刻规范自身言行,用“显微镜”来分析、查找思想要求的差距、工作落实的不足、自我监督的缺陷。

四、构建惩处护廉长效机制——发挥“不敢腐败”的惩治作用

如果执法人员不能有效地查处、遏制第一起或初期的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就可能起到反面示范作用,使人产生执法人员软弱、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进而导致大规模、连锁性的违法行为。这种现象给我们一种启示,必须在全社会培育对腐败零容忍的价值观。所谓“ 零容忍”, 是容忍度的一种状态,即容忍度为零。香港廉政公署把“零容忍”理念应用于廉政建设,使其清廉指数一跃成为亚洲前列。严密的制度和对严密制度的有效执行是实现腐败“零容忍”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完善严密的刑事、行政、民事惩罚法律制度,使党员干部慑于惩罚的威力不敢实施腐败行为[2]。

五、构建和谐养廉长效机制——发挥“不想腐败”的激励作用

权力、地位、金钱,这三种常见的人生追求都合情合理、无可非议,但这只是人生的手段,而非终极目标。只有当它们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时,才有价值。无数事实证明,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党员干部要高瞻远瞩,提升工作境界,通过勤政廉政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用“望远镜”盯好幸福这一终极目标,经受住五光十色的种种诱惑。

幸福的真谛在于人生和谐。幸福人生的社会基础是人际和谐,幸福人生的生活基础是家庭和谐,幸福人生的心理基础是心理和谐,创造和谐的途径是把握平衡,比如,得与失的平衡,有得必有失是人生的辩证法,对人生幸福来说,平衡得与失的辩证关系非常重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矛盾,方能敬畏民意,敬畏职责,经受得住考验、坚持清正廉洁。

六、构建党风兴廉长效机制——发挥“不需腐败”的保障作用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党员干部在不同的时期,个人会产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因此,组织需要根据党员干部的现实表现,以及其个人发展意愿,合理地对其发展需求进行安排,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撑[3]。党风廉政建设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党风政风,为了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这就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同时,也要关注党员干部自身的利益。在深入调查群众关心和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的同时,也要关心党员干部对未来的期望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当然,党员干部要学会用“平面镜”找准自己的定位,作为世俗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同样有着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平面镜”不断审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言与行,擦亮“平面镜”看问题。俗话说:“人贵自知。”只有了解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宏伟目标,才不会随波逐流,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庸、懒、散、慢、乱、推、拖、浮、赌、贪”等十项不良风气。

七、构建学习助廉长效机制——发挥“不愿腐败”的教育作用

第一,注重廉洁政治学习的及时性。俗话说,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最好的图画,廉政教育应尽早。首先,青年学生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政治理论课以及党校、团校的教学计划,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其次,把廉洁教育和诚信教育作为各级各类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任职官员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整个社会全体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廉洁高效、爱岗敬业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使党员干部学与用、知与行相统一,自觉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

第二,注重党纪党规学习的正面性。任何教育都有示范作用,与敲警钟、下禁令相比,正面教育的效果更突出,因此,我们应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充分发挥典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通过观看廉政教育影片,大力宣传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将反腐倡廉的先进事迹和人生最美好的事情“放大”给人们看,用典型引路,让党员干部学会用“放大镜”汲取他人优点长处,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服务观。

八、构建民主保廉长效机制——发挥“不会腐败”的工作运行机制作用

民主精神体现了党性原则、法治理念、平等思想和权利意识,是以人为本的政治素质基础,也是严格自律的道德情感基础,有利于廉洁自律情操的养成[4]。

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与黄炎培先生谈及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兴衰周期率”问题时,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因此,人民群众才是反腐败的主力军和依靠力量。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方面要使各种形式的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常态化、规范化,成为反腐机构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要靠改革体制、优化机制、完善制度来防患未然。从宏观上看,要全面深化包括经济体制、行政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和司法体制在内的各方面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微观上看,推行行政问责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群众议事制等制度,比如,做到“群众事、群众提、群众议、群众定”,解决“干部拍脑袋、群众拍桌子”问题。这样便真正实现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管物,努力做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5]。 

参考文献:

[1] 熊项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四个向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63-64.

[2] 田方.腐败“零容忍”是廉政建设的路径[J].中关村,2012,(4):82.

[3] 严玉梅.“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6):401.

[4] 方工.民主作风是廉政的保障[N].学习时报,2009-03-23(003).

[5]戴立言. 反腐败重在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13-05-29(004).

 

徐秋云,铜仁学院学生处德育科科长,电话:18785649211

地址:贵州省清水大道103号铜仁学院学生处   邮编:554300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