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321模式”亮剑涉农“硕鼠”

时间:2014-09-04 22:12:14 点击:

涉农资金补贴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的又一惠农政策,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的直接抓手。然而,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虚报冒领补贴的违规违纪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今年5月,玉屏侗族自治县组建民生特派组,紧盯民生项目,严查民生资金,特别是深入开展家电下乡、能繁母猪、大病医疗三项补贴专项清理,亮剑涉农“硕鼠”,让民生政策落实到位,保民生资金安全运行。

三个到位抓组织,确保部署周密性。一是人员落实到位。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民生特派组工作领导小组,厘清县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以乡镇为单元成立5个民生特派组,为县纪委监察局直接管理的正科级机构,每组核定编制4人,组长由县纪委监察局派出纪工委书记兼任,副组长由乡镇纪委书记兼任,成员由纪工委综合室负责人、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兼任。二是资源调配到位。此次“三项补贴”专项清理涉及全县5个乡镇65个行政村711个村民组,覆盖面广,工作量大,为确保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清理工作,玉屏县纪委监察局整合了纪检监察派出机构乡镇纪委资源力量73人,成立了18个工作小组,以村为单位,每个工作小组负责3至4个行政村的入户核查。同时,调动65名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参与,形成140人的综合力量,确保上下联动,同频共振。三是前期筹备到位。专项清理活动启动之初,县纪委派出分管班子成员、民生特派组组长及委局综合室、案件室等科室人员到周边县学习民生特派组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并结合实际出台了《开展民生项目资金(家电下乡、能繁母猪、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分别制定了家电下乡、能繁母猪、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入户核查工作指南,还分别制定了谈话笔录样表和存在问题统计表,一方案三指南六张表成为工作人员开展专项检查的依据。同时,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专项检查,由县纪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案件室主任等亲自授课,对所抽调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专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核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专项检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两种力量抓统筹,确保推进有序性,该县一是发挥宣传力量,提高群众知晓率。借助“3211”民生工程,我县通过玉屏报、数字广播电视、涉农监管网、宣传栏、手机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民生政策、民生项目、民生资金等进行公开公示,并利用节假日、赶集日等群众聚集的时间节点,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册,广泛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特派组的机构、职能、投诉举报方式等,提高群众对民生政策和民生特派组的知晓率。二是发挥队伍力量,真刀真枪开展督查。在入户核查中,各民生特派组、乡镇纪委、各派出纪工委、派驻县直部门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专职纪检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等五种力量,集中140余人,组建18个工作组,投入5万元工作经费,在10天时间内,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原则,采取走访补贴对象、实地查看等方式,“白加黑”、“5+2”对全县5个乡镇65个村10146户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930户养殖户能繁母猪补贴资金、769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的兑现情况开展了拉网式检查。在走村入户的检查中,工作人员表明身份,从讲政策入手,讲清楚工作目的,打消群众顾虑,赢得群众信任,对购买家电、养殖能繁母猪和大病医疗救助的情况逐一询问,对享受到的补贴逐一核对,对存在的问题作好谈话笔录,并要求农户逐页签名,按上指印。

 一个目标抓实效,确保查处严肃性。民生项目特派组的职责就是当好政策落实的“裁判员”,执行好“赛场”秩序,监督好“运动员”行为,最终的一个目标就是维护政策落实到位,问责违纪违规行为,维护好群众利益。此次专项检查共核查家电下乡资金5226014.56元,销售商55户,17122户次(10974户),发现存在问题电器数2695件,涉及销售商28家,涉嫌违规资金74万元,我县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广泛宣传,凡是能够在组织介入时主动交代问题和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个人所得违规资金,从轻或者免于处理,通过采取这一手段,收效显著,收缴违规资金74万元,收缴率达100%;共核查能繁母猪补贴资金601900元,发现问题35个,涉嫌违规资金9800元;共核查2013年农村大病医疗救助资金3160234元,涉及769人,发现问题9个,收缴违纪资金43200元。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县建立了规范的统计台帐,分类处置,并充分发挥纪委、特派组的办案优势,采取交叉办案、协作办案等方式,对涉嫌违纪违规者采取政策攻心、法律攻心等手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壁垒”,目前诫勉谈话11人,正在初核违纪线索2条,立案8件8人,收缴违规违纪资金86万余元。(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  杨林 吴勇 高庆梅 华帮艳)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