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万山区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采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模式,深纠“四风”,戮力整改,持续打好“作风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三级联查,剖析“四风”问题有深度。为把“四风”问题找准找实,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分别开展听取意见工作,全方位排查“四风”突出问题。一是区级层面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玩心重、玩风浓,欺压群众、漠视民生”等问题。二是区直机关部门、乡镇(街道)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庸懒散慢浮贪”、“为政不廉、执法不公”、“办事不公、优亲厚友,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坐等上门、主动问需少,侵犯群众利益、克扣群众财物”等问题。三是村(社区)重点查找是班子是否团结、“领头雁”作用发挥是否明显、学习是否主动、服务群众是否积极等方面的问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区83个区直部门、9个乡镇(街道)、85个村(社区)共走访基层党员群众2.49万人,原汁原味征求意见建议3692条,初步梳理归类为1230条,其中,区委班子“四风”问题17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127条;其中,“四风”问题10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65条,为深入查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下联动,凝聚力量整改有力度。从区到乡到村,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整改的网格化工作格局。一是对涉及上下级或乡镇(街道)和部门的,就经多方联系、沟通、协调,形成三级联动,合力整改。在破解联系服务群众“空岗”问题上,下派393名驻村干部到基层一线送惠农政策、送致富信息、送脱贫技能,建强了基层服务“主力军”,为基层服务队伍凝聚了“新能量”。二是对整改任务互相交叉的,牵头单位主动带头,相关单位紧密配合,形成左右联动,共同整改。在“四风”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当中,各项整治活动都是由牵头单位带头,牵头责任人负责,各参与单位配合共同解决。与活动前相比,同期精简会议492次、文件2086份,清压缩“三公”经费517万元,共清理超标办公用房35间252.135平米,清理超标公务用车59辆。三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要问题,强化措施,实现区乡村三级联动,重点抓好整改。针对群众希望解决的生产生活困难,该区采取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包片负责,上与区直有关部门齐心协力,下与各村支“两委”、党员群众同甘共苦。截止目前,该区共发放城乡低保金4386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则退”。投入资金1.2亿元,启动建设保障性住房2782套,投入财政资金1787万元,完成118个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建设项目,惠及群众4.5万余人。
党群连心,共推作风转变有强度。坚持开门搞活动,主动接受让群众评判,不断增强联动整改的实效性。一是群众评议“促”。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在媒体开辟宣传专栏、开展群众测评等方式,努力为广大群众搭建了监督和评判的平台。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对“两方案一计划”和查摆出来的问题以及整改进度、是否整改到位等事项进行公开公示,并请群众评判整改成效,对整改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要“回锅”、“补课”,一直改到群众满意为止。二是责任追究“实”。根据群众评议,对联动整改开展不力、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并同年度考核挂钩,降低考核等次。三是典型示范“带”。确定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整改示范点,及时培养和树立联动整改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针对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淡化蜕化问题,总结推广了信访维稳“一把手接待日”、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督访、“三线三送”、“四帮四促”、“驻村干部任村(党)务发言人制度”等一批成功经验,开通了以宣传惠民政策为重点的《万山时讯》,建立完善了一系列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目前,全区共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998个,帮助理思路出点子2933个,提供致富信息2000余条,使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和利益。(金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