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六进六增”活动,江口县积极探索,努力创新,充分利用梵净山旅游资源,将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与廉政文化充分融合,以“廉政文化进景区、游客群众得实惠、经济社会大发展”为主题,以寨沙侗寨为试点,创新开展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强化领导,保障工作落实。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江口县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组长,从梵净山管理局、县纪委、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风管局、太平镇等单位抽调人员任成员,设办公室在县纪委宣教室,具体负责草拟实施方案、日常联络、检查督办、资料整理等工作。形成了“县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乡镇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落实责任,保障实施。切实加强对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的领导,将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纳入构建全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内容。要求相关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亲自管,责任要到人,任务要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工作不力、影响工作进程的部门,按相关程序进行严肃处理,确保任务完成。
精心谋划,保障建设质量。一是深入研究,精心规划。邀请市纪委领导到景区实地指导,结合景区实际,多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景区负责人共同研究,出谋献策。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反复研究,充分酝酿,不断修改和完善《实施方案》,搞好廉政文化建设项目规划。并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做到边实施、边改进、边完善、边总结,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好的做法,及时总结和提炼,不断增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二是确定项目,加大投入。将梵净山景区、寨沙侗寨、亚木沟、云舍列入廉政文化建设项目,预计共投入资金288.618万元。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与建设方签订建设工程合同,明确工程建设内容和时限,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努力把寨沙侗寨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的亮点。目前,已投入16万元在寨沙寨内建立了廉政文化长廊1个、莲心池1个、养生塘1个、勤耕园1个、廉政播放室1个。长廊里张贴了于谦、焦裕禄等廉政人物和梅、兰、竹、菊、松、莲等寓意廉政植物的油画16张。同时,在进寨口道路和环寨环户路两旁安装了大小木质广告牌36个,内容包含勤廉格言、古诗名句和中央八项规定等。并在寨沙侗寨每户农家乐设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示牌74块,与74户农家乐老板签订《廉洁从业价格承诺书》。近两年,相关部门未接到游客对寨沙侗寨违规经营的投诉。
找准定位,提升文化品质。一是确立主题,彰显特色。以“廉政文化进景区、游客群众得实惠、经济社会大发展”为主题,采取“廉政文化+景区+游客群众”模式精心设计。寨沙侗寨示范点是将廉政文化与寨沙侗寨的生态文化、旅游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深度融合,与寨内现有建筑协调统一,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游客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到生态文化的自然和谐,旅游文化的丰富多彩,佛教文化的厚重古朴,民俗文化的源远流长,廉政文化的润物无声,从而提升廉政文化品质。二是深入挖掘,提升价值。深入挖掘廉政文化内涵,提高廉政文化辐射力,增添廉政文化感染力和亲和力,充分发挥廉政文化润物无声效果,景区群众和广大游客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目前,组织文艺工作者、民间艺人将廉政故事、廉政警句等改编成山歌、小戏小品等原生态曲目17个,并由寨内演职队伍以侗歌、侗家舞蹈等表演方式,为游客奉上原汁原味的廉政“大餐”,每年演出约200余场(次)。(江口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