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依托”打造景点孝廉文化
该县孝廉文化主要倡导孝亲、敬业、和谐、廉洁等核心理念,一是依托“道德讲堂”弘扬孝道廉政文化。将教育实践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道德讲堂”相结合,通过“道德讲堂”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群众路线理念。上半年,已开展“道德讲堂”200场次,讲诉道德模范、孝老敬老和清廉模范等20余个,受教育人数达30000万余人。二是依托群众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大力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等素质,大力普及家庭美德,使广大人民群众逐步养成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文明习惯。目前已开展群众素质教育提升培训316场次,近200名领导干部、法律工作者、廉政宣传语进村入户宣讲。三是依托孝道文化长廊,弘扬孝道文化,以孝道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文力量,营造和谐文化氛围。目前老寨村孝廉文化长廊展出孝道文化图片30余幅,讲诉孝道故事30余个;展出廉政文化图片40余幅。四是依托廉政文化长廊,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式温润村民和游客心田,营造廉洁文化氛围。目前已打造廉政文化长廊6座,展出廉政文化、孝道文化、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等图片1000余幅。
以“四个打造”打造特色孝廉文化
孝廉文化的核心是仁爱、尊亲,孝廉为修身之本。该县一是打造精品孝廉文化节目,创作出10余个精品孝廉文化节目深入村寨演出,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反腐倡廉,传播廉洁文化。目前已演出100余场次,吸引30000万余群众观看。其中4个节目在市级演出,1个获得省级演出,演出效果深得省、市领导和群众赞赏。二是打造专业廉政文艺队伍,在村寨、农家院落、田间地头经常可以见到农村廉政文艺宣传队演出的身影,廉政文化正以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着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该县有专业廉政文艺队伍80余个,遍及所有村寨。三是打造特色孝廉文化,充分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组织大家开展欢乐农家广场舞蹈、小品、歌唱、民间特色文化艺术、农事农活竞技赛、农村科普等系列活动,形成村里有氛围、组里有特色、人人都参与的民间特色文化、廉政文化品牌。今年来,开展各项活动200余场次,演出200余场次,深受群众喜欢。四是打造廉政文化广场,以休闲广场为主阵地,建成集廉政公益广告、孝廉图片展、传唱孝廉歌曲、播放孝廉电影,丰富群众生活,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目前已在4个社区建廉政公益广告8幅,实现全覆盖;建成廉政文化广场10余个;播放孝廉电影300余场次。
以“四个结合”打造精品孝廉文化
孝廉文化传递的是社会发展正能量。该县一是坚持“声、色、形”相结合,丰富和熏陶干部群众文化生活,有效整合新闻报道力量,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学习教育中得到潜移默化。依托楼道廉政文化展出廉政格言警句1000余幅;举办廉政文化、剪纸现场创作竞赛,展出作品500余幅;播放廉政警示教育光碟1500余场次,3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观看。二是坚持“主、正、反”相结合,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今年来,近100名单位部门主要领导作警示教育、道德教育报告200余场次;50余个单位部门到警示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基地开展警示教育、红色文化教育;5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三是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孝廉文化正如丝丝甘露悄然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无声潜化于广大群众的心田,成为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推动玉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亲情寄语,导干部职工家属写廉政亲情寄语5000余条,将廉洁监督延伸到8小时之外,时刻激励着领导干部职工不要辜负家人深情和重托。四是坚持“家、校、地”相结合,把家庭、学校和警示教育基地作为宣传孝廉文化的主阵地,着力激发孝廉文化社会正能量,形成“以孝为美、以廉为荣、孝廉并举”的良好氛围。目前,该县举办了以“廉洁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教身边事”的形式,传递了玉屏廉政教育、道德教育发展的正能量;评选出10余个“好婆婆、好媳妇”、3户廉洁家庭,激发广大群众争做文明村民的积极性;广泛开展了“贵人善行·寻找身边好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等主题活动。并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推荐评选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好人”代表18人,遴选了12位好人事迹进行引领展示。
“百善孝为先,孝为廉之首”。该县通过挖掘和弘扬孝廉文化,创新载体和表现形式,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教育和熏陶,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廉洁社会风尚形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玉屏县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