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宣传教育
撕开“隐身衣” 筑牢“防风墙”
时间:2014-08-21 17:08:43
点击:
随着“中秋”的到来,“四风”问题或将有所反弹并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变相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收受礼金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将有所抬头。因此,务必采取措施,撕开“四风”“隐身衣”, 筑牢“防风墙”,让“四风”问题无处可隐。
“擦亮双眼,练就火眼”,坚持改革创新,改进监督检查方式。一改进监督检查方式。多一些跟踪检查,少一些突击检查;多一些明察暗访,少一些常规检查;多一些深度检查、少一些走马观花。重点检查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出差、培训等经费的真实性、合理性,推广上下交叉和异地交叉检查等方式,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将监督检查常态化。二要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工商、税务、财政、审计、公安、交警、质监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密切配合、联手治理,形成整体合力。
“耳听八方,眼观四路”,充分发动群众,切实加强民主监督。通过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网上举报信箱等,开通纠正“四风”监督举报直通车,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实行实名举报奖励和对举报人保护制度,鼓励群众举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网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强化网络舆情收集和研判,建立健全群众网上网下信访举报受理、查处、反馈机制,连续曝光和揭露那些披“隐身衣”的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车私用、收受礼金等问题,将党员干部执行八项规定情况置于广大群众监督的“聚光灯”之下,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在全社会形成对“四风”问题“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良好氛围。
“拳打脚踢,左右开弓”,加大处罚力度,让违规者付出代价。一是建立健全纠正“四风”的常态化机制,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在“常”、“长”上下功夫,不断深入,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二是建立健全纠正“四风”惩戒零容忍机制。继续加大明察暗访、监督检查、专项治理和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的力度,严肃查处给“四风”穿“隐身衣”的违规者,只要发现疑似违纪线索,及时核查,一经查实,既严肃处理当事人,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点名道姓曝光,不护短、不手软,发挥威慑效应,真正编织起党纪国法的“高压电网”。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深入推进公开,强化社会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一是加快推进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全面实现政府预决算公开,提高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分配以及执行情况的透明度,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把每一笔支出都晒在阳光下。二是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打造阳光政府。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强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三是加强党政机关内部事务公开。通过公告栏、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及时公开机关财务预决算、“三公”经费支出、基建工程、干部人事等信息,自觉接受本单位、本部门群众的监督,并逐步向社会公开出国(境)、出差、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经费等支出,接受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 刘德军)
本文链接:https://www.trjw.gov.cn/html/2014/xuanchuanjiaoyu_0821/1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