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权力套上一把“枷锁”

时间:2014-09-11 23:49:20 点击:

        努力用制度机制创新给权力戴上一把“枷锁”,使权力受到有效制约,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构筑拒腐防变的坚实防线。让惯于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的人无机可乘。

        防止权力腐败,就得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戴上一把牢不可破的“枷锁”。全面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强拆权力封闭运行的黑箱,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严控“三公消费”,严管乱花钱的“权”。明确权力“清单”和“边界”,用“明制度”遏制“潜规则”。杜绝权力异化,促使他们廉洁履职,变廉政风险“无处不在”为“无处藏身”。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密织预防权力“寻租”的安全网,让有权者不易“寻租”,不愿用权力“寻租”。凡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的使用事项,必须经集体研究决定。

        一切腐败都源于权力滥用,而权力的滥用则源于权力失去制约。腐败的本质,就是滥用公共权力,就是以国家公器谋一己之私。权力的核心是决策和拍板,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权力也导致绝对的不公平,形成官民信任危机的顽疾。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脱离监督的干部,往往会犯错误。权力腐败是最可怕的腐败,毫无约束的权力是最可怕的权力。制订“权力清单”,就是领导往自己的身上套“枷锁”。在建立“权力清单”的同时,及时跟上“责任清单”。强化对干部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加大干部问责力度,对腐败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权力“寻租”现象“零”容忍,将“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对吃拿卡要、违法乱纪、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和利益的干部,只要触碰法律的“红线”,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及时通报曝光,决不能姑息,决不能手软,决不让其有藏身之地,形成威慑。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进一步防止权力“寻租”,把“网”织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严之又严。执政为民,用权为民是党的执政宗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是腐败的天敌,公开是对权力最好的监督,是腐败的克星。纠正“四风”要从点滴做起,打造“阳光权力”,让干部心中有数、群众心中有底。着力政令畅通,谨防“身边人”的借权“寻租”。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失控和决策失误,有效防控廉政风险,为官员的权力打造制度的“笼子”,给权力戴上一道安全有效的“枷锁”,“锁住”贪腐之念,力戒贪婪之心,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从限制权力入手,削减并规范官员的权力,降低官职含金量。使官员权力“有限”、“有度”、“有责”。使其不敢存贪念、有私心,不越轨、不出事,廓清心中的迷雾,让理智战胜贪欲。一份权力就是一份责任,懂得先做一个好人,再做一个好官。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以谨慎之心使用好权力,时刻恪守权力的边界,彻底杜绝公权力私化,确保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做人要有规矩,行事要有尺度。不贪不占,心地坦然,守住良知和清白。自觉做到心中有法纪、言行合法度、办事合法规。廉洁就是幸福。(作者系松桃自治县纪委委员、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其晓)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