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拍“苍蝇” 372人被查处

时间:2015-08-03 10:13:31 点击:

“现在,民生项目监督特派员经常来我们村了解农业补贴、低保、水利建设、民政救济等事项,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担心被扣留的情况。”该市万山区下溪乡村民杨小妹开心的说。在民生资金监督中,铜仁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民生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

明确职责范围——落实“责任地”。在民生领域整治中,充分利用已组建的172个民生特派组开展监督检查和明察暗访,并严格落实责任制,推出“4+N”专项监察模式,按照每季度在全市范围统一开展1个专项监察,各区县根据各自工作进展和掌握的情况在本区域每年开展若干专项监察的总体安排,将民生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所有民生领域并在重点领域达到多次覆盖,对连续三次排名在后三位的区县纪委由市纪委进行约谈,对零案件监督组实行月通报制度,并将民生监督工作纳入对区县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层层传递压力。重点对农村低保资金、扶贫资金、危房改造资金、教育补助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水利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等民生项目资金开展再监督再检查,做到每一笔民生资金,每一处民生项目工程,每一项民生建设都有人负责,有人跟踪,有人监督。做到了乡(镇、办事处)全覆盖,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监督体系,织起了网络分明,网点密布的“安全网”,对全市民生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

实行公开制度——打造“明白墙”。在监督过程中要求将民生项目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按照民生项目建设、资金或物资发放等具体要求,列出清单,通过网站、广播、电视、报纸、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墙报、公示牌等方式向群众公开。重点监督村级“阳光村务”,要求变半年公示为季度公示或月公示制,变“砣砣账”为“明细账”。通过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的有效监督实现了民生工程项目公示到点,补贴补助项目公示到人,真正做到了让广大群众知晓,接受社会广泛监督,确保民生项目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在增加民生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透明度的同时,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还公布了举报电话,实现民生项目资金监管村村全覆盖。目前,全市民生项目资金和项目建设情况公开率已达99%,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拓宽了社会监督面。

注重监督检查——提升“监管率”。加强对民生项目资金拨付、发放和使用、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防止弄虚作假行为,保证民生项目资金安全使用。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定期或不定期进村入户上门了解农户的家庭、住房、人员、收入和生活水平现状及家庭人员就业、入学情况,看补助对象是否真正符合补助条件;对照补助资金花名册逐户进行核实,看补助对象是否足额领取补助资金,查发放名册是否与实际发放相符,确保涉农补助资金真正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对在常态化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纪检监察机关,要求认真加以整改,有效杜绝了涉农资金使用中一些苗头性问题的发生。目前,从已实施的各民生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全市民生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位率达96.7%,群众满意率达98.5%,总体效果较好。

强化责任追究——增强“震慑力”。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私分涉农民生项目资金的,一查到底,依纪依法实行责任追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向纪检监察机关书面报整改落实情况。在民生项目监督问责中做到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惩罚相结合,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2015年上半年,共发现问题2438个,立案460件,涉案资金3500多万元,党政纪处分332件372人,移送司法机关42件54人。(铜仁市第三纪工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