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拍“苍蝇”为民生
——宋璇涛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报专访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5-08-31 17:12:58 点击:


图为:贵州省罗甸县第一民生监督组干部在认真核对村民低保、养老金领取情况

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将反腐矛头指向了群众身边的腐败。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也将“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列为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2014年以来,全省各民生监督组共立案查处民生领域案件8381件,党纪政纪处分6658人,移送司法机关904人,涉案金额10.3亿元。本报就贵州省纪委如何认识、安排、开展严查群众身边腐败工作,采访了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
         1、如果民生资金被“苍蝇”侵占,不光老百姓脱不了贫,我们也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就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作出重要指示,王岐山书记也屡次提出明确要求,对于中央在此问题上的一系列精神,请问您是如何理解的?
  宋璇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纪委高度重视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并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浓浓的民本情怀,体现了十八届中央纪委坚持服务群众、执纪为民的责任担当。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如何,关系党心民心,关系人心向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苍蝇”直接侵占其“养命钱”“救命钱”,让人有切肤之痛。如果任凭“苍蝇”乱飞、坑民害民,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会对我们党产生怨气、失去信心,最终动摇党的执政基础。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就能让老百姓对全面从严治党有更多的获得感,从而更加信任和拥护我们党,永远跟党走。
  对于贵州来讲,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目前全省贫困人口还有600多万,贫困发生率为18%,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实现同步小康最艰巨的省份之一。近年来,中央和省投入的民生项目资金逐年增加,仅去年就达2000多个亿。如果这些资金被“苍蝇”侵占,打了“水漂”,不光老百姓脱不了贫,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目标也实现不了,我们也无法向党和人民交待。因此,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确保民生资金的安全,既是关系民生的发展问题,也是关系民心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下大决心、用大力气抓实抓好。
  记者:“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其表现形式也不同,请问贵州省“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都有哪些特点?
  宋璇涛:有四个特点比较明显:
  一是从发案领域来看,民生资金领域是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征地拆迁、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农机具购置、家电下乡补贴、医疗用品采购、扶贫救济等领域。今年以来,我省查处民生资金领域的案件同比增长99.7%。
  二是从违纪主体来看,乡、村党员干部是高发人群。村支书、村主任和乡镇基层站所负责人,虽然只是权力的“神经末梢”,但掌握着民生资金申报、分配、兑现等权力,往往最容易“乱伸手”。今年上半年,我省立案查处乡科级干部920人、农村党员干部1558人,占处分总人数的61.9%。
  三是从表现形式看,群体性特征较为突出。有的基层干部相互串通,沆瀣一气,往往是“挖掉一个、带出一串、端掉一窝”。六盘水市医疗用品和药物购销腐败窝案涉案144人,遵义市扶贫资金窝案涉案56人。
  四是从社会危害来看,影响极为恶劣。有的雁过拔毛,盖个章要收“盖章费”,办点事要收“跑路费”,虽然几十元几百元,但是对于困难群众来说就是“保命钱”“救命钱”。赫章县一个村干部从民政部门给孤儿发放的200元慰问金克扣了100元。有的“小官大贪”,涉案金额几十万上百万元,令人触目惊心,我省今年查处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的乡科级以下干部97人。
  2、推进“三转”,组建民生监督组,破解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不想、不敢、不会、不能监督的难题
  记者:民生监督组是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来设立的吗?请简要介绍一下这一工作相关情况。
  宋璇涛:是的。针对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我们于2013年开展民生监督工作试点,整合县(区)纪工委和乡镇纪委的力量,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民生监督组,强化对民生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此基础上,我们于去年在全省推广这一做法,有效破解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不想、不敢、不会、不能监督的难题。
  第一,创新基层纪检监察运行机制,整合监督资源。按照“六个统一”(统一领导、统一名称、统一机构、统一职责、统一管理、统一保障)的原则,把县(区)纪工委和乡镇纪检监察组织的人力资源整合起来,组建民生监督组。明确监督组与乡镇党委、政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破解了乡镇纪检监察组织行使监督职权独立性不足的问题。
  第二,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监察。每年选取几个群众反映问题集中、局部发现问题较多的系统和领域,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对问题深挖细查,为纪律审查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学生资助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微企补助资金、农村低保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监察。
  第三,加强纪律审查,着力“拍苍蝇”。坚持把纪律审查工作作为民生监督组的首要任务,聚焦主业主责,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2014年以来,全省各民生监督组共立案查处民生领域案件8381件,党纪政纪处分6658人,移送司法机关904人,涉案金额10.3亿元。
  记者:通过相关材料可以发现,民生监督组既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又符合“三转”精神,避免了缺位、越位、不到位等问题,请问我们是如何认识又是如何做到的?
  宋璇涛:“三转”是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重大创新,是强化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职能的现实需要。民生监督工作全面铺开后,我们将其作为推动“三转”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明确将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查处案件作为民生监督组的主要职责,坚持以纪督政、以纪促政,强化“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不能代替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不能充当民生政策咨询平台。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三转”工作专项检查,对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包括民生监督组组长兼职和业务分工情况进行了再次清理。近期,我们又提出,民生监督工作要突出执纪特色,盯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这个方向,把工作面从查处民生领域腐败问题拓展延伸到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上来。
  总体上看,通过持续推进“三转”,现在民生监督组不仅解决了“不该干什么”的问题,而且解决了“应该干什么”“怎样才能干好”的问题,职能更加聚焦,定位更加精准,监督更加有效,更加符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
  3、破题“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怪象,通过长效化建设,大力纠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记者: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基层纪委应该是主力,但现实工作中却存在着“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怪象,请问贵州省是否同样存在,又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境的?
  宋璇涛:应该说,对这种现象我们已经实现了“破题”,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抓手。具体来讲,主要是充分运用民生监督组这一平台,通过抓统筹督导、教育培训、倒查追责,倒逼基层纪委履行好监督责任,充分发挥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主力军作用。
  一是抓统筹督导。省纪委连续3年分别在毕节、黔东南、六盘水召开工作现场推进会,通过观摩、交流和研讨,督促各地各部门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工作落实。坚持“旬排序”“月分析”“季通报”,定期公布各地工作进展情况,把压力层层传导给市、县纪委和各民生监督组,推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抓教育培训。省纪委把“学思践悟”栏目的系列评论汇编成册,发放到全省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手中,作为学习培训的必读书目。同时,我们坚持重心下移、夯实基础,举办了全省民生监督组组长综合业务培训班,分3批对全省1482个民生监督组共563名组长进行集中轮训,进一步强化了民生监督组组长的责任担当,提升了履职能力。
  三是抓倒查追责。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对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当“说客”、做好好先生,有案不查、瞒案不报,甚至袒护包庇的民生监督组组长、乡镇纪委书记,视情节分别予以免职、调离或纪律处分,对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民生监督组干部实行“召回”管理,“回炉”培训后再上岗。今年上半年,我省就有10名乡镇纪委书记、县直部门派驻纪检组长被问责。
  记者:据了解,贵州当地群众普遍从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工作中,提升了反腐败的获得感,但也有一些群众担心这只是一场“运动”,过后会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请问贵州省纪委如何回应群众的这一关切,有没有从制度上、机制上进行长效化建设?
  宋璇涛:民心所盼,执纪所向。开展民生监督工作,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就是要维护群众利益,回应群众关切,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们认准的目标,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迈进。我省统计部门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77.44%的受访者对反腐工作成效表示满意和较满意,与上年相比提高了26.17个百分点。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生监督工作取得的成效仍然是阶段性的,不能估价过高,强调要始终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一以贯之地抓下去,推进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是组织机构常设。明确监督组为县(区)纪委监察局管理的正科级常设机构,细化民生监督组的6项工作职责,决定了民生监督工作不是因一时一事而设,而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
  二是构建长效机制。比如在纪律审查方面,积极探索区域协作办案、交叉办案、提级办案等工作机制,最大程度破解基层“熟人社会”对办案工作的阻力和干扰。
  三是深化成果运用。通过以案促教、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充分发挥民生监督工作的震慑、遏制和治本作用。对民生领域案件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总结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发生的规律、特点和趋势,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把民生监督工作和省委近期部署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结合起来,主动查纠基层党组织在落实“两个责任”不力、“四风”和损害群众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纪律处分、组织处理、函询谈话、诫勉等方式及时处置,做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

                                                      (对话人 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宋璇涛
                                                                                                          本报记者 贾亮)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