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莫让“文稿”如“鸡肋”

时间:2015-12-04 15:41:49 点击:

有一次,领导安排写一篇关于廉政文化进医院的文章。接到任务后,脑海中迅速进行构思着,从标题、结构、句子,都进行了细细的思量。同时进入这几家医院的网站,进行网上“采访”,经过几番“精心”的准备后,感觉心中有了“谱”。

于是乎关起门来,将所搜罗的信息进行文字“翻炒”,以为凭自己这些年的“文笔”“经验”,炒出有滋有味的“蛋炒饭”不成问题。很快,“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心目中的廉政文化进医院的辉煌篇章就要在笔下“诞生”了。一个小时下来,洋洋洒洒1000多字。

  于是兴高采烈的将自己认为满意的成果送给科室的领导批阅,原本以为会得到领导的“32个赞”,不料领导委婉地写下了这样的批示“文笔虽好,但是只见其文,未见其形。”

  用大白话说“只有骨头,没有肉”,看起来没有胃口,啃起来没有味道。

  领导见我触着眉头,微笑着说“小杨,写新闻好比‘烹饪’,厨艺好固然重要,但要选取新鲜的‘食材’方能烹饪出美味的佳肴。”

  我恍然醒悟,深刻地领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于是来到了县中医院,选取新鲜的“素材”。刚见大厅,看见左右墙壁上悬挂的廉政文化宣传图片,心想,也不过就是这些老常规的东西。

  来到大厅的转角处,只见一个六角形方框内,“领导清廉、职工清正、病人清楚;医疗服务为民生、决策管理讲民主、监督渠道顺民意”“34”个字端正肃穆,将该院“清廉办院”的理念诠释的淋漓尽致,让人直呼正能量倍儿足。

  一曲“阳光融化冰雪,微笑温暖心田……”的暖心院歌,为患者注入一针心灵的“镇定剂”,让人烦恼渐消。

  在人民医院,大厅的墙上悬挂着《德江县人民医院廉洁行医“十不准”》,红纸白字,字字生威,句句警醒。

  “杜绝收受红包、回扣、提成,禁止接受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宴请及礼物。”“不开‘搭车药’,不出具假证明、假病历、假报告。”等10项内容的廉政承诺,一针见血,直戳“病”点,划出了医者的纪律“红线”。

  在新办公大楼前,一群身着制服的、面带微笑的“苹果服务队”,用他们的真心、耐心、细心、温心为患者提供“零距离”的微笑服务,又是一剂暖心的“药方”。

  回到办公室,在医院中的所见所闻,不断的在脑海中闪现,“亮点”“特色”“成效”的音符,不断地在笔尖流淌,感觉文之神韵顷刻间聚集,于是拿起笔,写下了那些扣人心扉的文字。(德江县纪委 杨诗雨)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