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着力在监督上出真招,见实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日前,松桃自治县从监督体系建设、“两个责任”、纪律和规矩、作风建设、“四务”公开等五个方面入手,“五位一体”织密监督网,推进监督常态化、长效化。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出台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程序依法依规执行重大决策,有效防止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现象发生,杜绝一些领导不计后果乱拍胸脯、仓促表态。加强党内监督,重点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关键领域和重要岗位的监督,预防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健全民主党派监督机制,扩宽民主监督渠道。完善司法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改进舆论监督机制,建立舆论监督引导机制、纠错机制、反馈机制,提高舆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案双查”兜底责任落实。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的,坚决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又追究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更要追究领导责任,以此促进“两个责任”落实。同时,强化对“两个责任”落实的监督检查、专项巡查、专题评议,盘点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制度执行、用权管理、清理“吃空饷”、干部任用等情况来评估“主体责任”落实成效;盘点干部作风分类量化情况、问责处分干部情况来评估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落实情况。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督促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按照贵州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的规定,做到与中央保持一致,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服从组织不讨价还价。严格执行好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生活纪律。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做到嘴不沾油,手不染腥,脚不带污,让腐败不能侵蚀。加大纪律审查和问责力度,对群众反映的干部违规违纪行为,将严肃处理,并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分类定级铲除作风顽疾。根据《松桃县干部作风量化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加大对干部职工的作风监督力度,对纳入作风管理的重点对象,实行台账管理,重点跟踪督查。同时,采取交心谈心、书面提醒、专题教育、公开检讨、待岗学习、停职反省等方式对重点监管对象进行教育。量化分类管理办法突出了可操作性、长效性、规范性、针对性、创新性,成为全县各级各部门推进作风建设的“铁抓手”。 “谁都怕被列入重点管理对象,针对性强,效果立竿见影。”干部职工纷纷点赞。
阳光公开遏制腐败滋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督促实行“四务”公开,即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每个季度对“四务”公开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行为,将对主要领导进行问责。积极创建“四务”公开的试点单位,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把“四务”公开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形成“制度+激励”的有效模式,强力推进“四务”公开,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截至目前,全县共组织开展专项督查17次,纪检监察机关立案40件,结案39件,处分39人。(松桃县纪委 唐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