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江县通过廉政教育长效化、明察暗访常态化、监督举报畅通化、监督问责严格化,重点整治“慵懒散漫奢”等“四风”顽疾,在全县上下掀起了作风问责“风暴”。
截止目前,该县已发送廉政短信4500余条,开展督查6次,查处“四风”问题典型案件12起,问责23人,有效遏制了“四风”反弹势头,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干部的作风已出现了新“变脸”。
“小卡片”贴心为民彰显“大智慧”
“有了这张小卡片,一些惠民政策一目了然,同时上面的监督举报电话,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拿到这张小卡片,村民们都连连称赞。
该县民生监督员将惠民政策、特派组的职能职责、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制作成小卡片,利用群众在田间地头劳动之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其间发放小卡片,边帮助群众盖烤烟地膜,边为他们讲解《德江县惠民政策宣传手册》上的各类惠民政策。通过党员干部下沉一级,心贴心地为群众服务。
为了方便群众随时监督举报干部的在作风方面的问题,该县将中央、省、市、县出台的作风建设的相关纪律规定制作成小卡片,将监督举报电话印制在卡片上,及时发放到群众手中,让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监督举报。
同时通过村村通、宣传广播车、利用赶集天设点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零行动”打造服务“零障碍”
该县政务服务中心推行“四零行动”服务方式,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贴近群众“零距离”,为民办事“零障碍”。
“四零行动”为:服务方式“零距离”。窗口单位工作人员坚持微笑服务、主动服务和耐心服务;服务受理“零条件”,符合受理条件的马上受理,不符合受理条件或资料不全的,实行当场书面一次性告知;服务质量“零差错”,制定严格的机关效能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加大了对窗口业务受理的监督和核查力度;服务结果“零投诉”,窗口服务文明规范、优质高效,保证零投诉目标。
“四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该县沙溪乡巧借“党群直议话民事,干群直通连民心,乡镇直达惠民利,民生直办解民忧”的“四直为民”工作新机制,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群直议话民事。建立村(社区)“党群议事室”15个,通过党员和群众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宜直接提到议事日程,由大家共同审议、表决并付诸实施。涉及本村本组重大事务如修建小康路、小康水的党群直议制,突显出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三位一体”议事主体,做到了党员群众关心的事情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干群直通连民心。就是通过深入开展百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活动,全乡48名党员干部统一按照县“654321”精准扶贫工程步骤,深入村组,与108户困难群众结“穷亲”,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办理实事、好事320多件。
乡镇直达惠民利。就是将养老保险金、家电下乡、办理县外就医医疗费报销等服务事项,集中在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事务大开方便之门。同时,在每个村都建立“农村信用社互联网”点,群众直接称之为“农民自动取款机”,不仅方便了空巢老人取钱,更为这些特殊人群提供了现金交易的绝对安全保障。
民生直办解民忧。就是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以《爽爽沙溪》微信和《沙溪音讯》为依托,及时向群众传递乡党委和乡政府每个时节的中心工作、任务目标等宣传信息,最大限度的传播建设“两个新沙溪”、实现沙溪“中国梦”好声音。
“纠风”力度再加码、再升级
“现在干部的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服务态度比以前好了,办事效率比以前高了,官架子也没有了,与我们老百姓走的也更近了。”在枫香溪镇水吞牛村对干部作风进行明察暗访时,村民张老伯告诉笔者。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作风建设没有完成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只有坚持镜头不换,力度不减,尺度不降,才能打赢作风建设这场硬战。
“五一”刚过,该县的纠风行动仍然没有停止,而是以“啄木鸟”的精神保持纠正“四风”的高压态势,联合财政、审计、税务、新闻媒体等部门组建5个督查组共20人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公款收送节礼、违规打麻将等问题进行再督查,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德江县纪委 杨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