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建立“三位一体”民生监督新机制

时间:2015-07-20 10:28:10 点击:

为使民生监督扎实有效推进,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南县建立民生监督工作常态化、实体化、规范化“三位一体”运行机制,确保民生监督工作能落地、建长效,赢得群众点赞。

建立民生监督常态机制。一是建立定期约谈机制。由县纪委书记对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党政主要领导、纪检监察干部就支持“三转”及履行民生监管、再监督再检查职责开展定期约谈,对履行不到位的及时提醒打招呼。二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由县纪委监察局召集,集中学习上级民生监督指示要求,集体研究民生监督突出问题,集思广议民生监督措施办法。三是建立民生台账管理机制。从县到乡(镇、街道)到村(社区)均建立了“监督管理办法”“抽查监督制度”“备案公示流程”“民生接访制度”等,探索建立党委(党组)民生问题决策备案制度,注重台账、过程和痕迹管理。四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党委(党组)支持“三转”、主责部门落实民生监管职责、民生监督组履行再监督再检查工作情况,纳入全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同时,对县直民生监管部门、各乡(镇、街道)存在问题的,及时下发《监察建议》和《整改通知》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无缝监督、不留死角。

加强民生监督实体运作。建立公检法司、市场监管、财政、税务、工贸、审计等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思想互信、手段互补、信息互通、力量互助的“四互”机制,强化协调运作,有力推进民生监督工作。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始终按照“细查速办快结”原则,坚持做到不因问题小不追究、不因金额小不追究、不因非监察对象不追究的工作要求,切实开展寄宿制困难学生补助、畜牧良种补贴、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情况、农村危房改造四项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发现的民生问题,按要求督促整改落实。

夯实民生监督基层基础。全面抓好农村、机关、学校等领域党组织优化设置,完善党组织“细胞”,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加强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支部书记和村监督委员会“三支队伍”建设,建立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常态机制,实行“五级预警”、分类定级、挂牌管理和追踪督办,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下派第一书记,促进整顿转化提升,强化基层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夯实民生监督基层基础。(思南县纪委  何承德、刘承俊)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