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发挥村监会作用 打通“最后一公里”

时间:2015-07-30 09:38:39 点击:

近年来,一些地方村组干部违纪违法现象频发,小官大贪触目惊心,有的村组干部变身“村霸”,基层群众敢怒而不敢言,对此,碧江区充分发挥村监会自主监督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碧江在全区70个行政村、20个社区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强化村民自主管理。上半年,全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29起;监督村级重大事务189次;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201条,向村(居)“两委”梳理后反馈130条,“两委”采纳114条;协助区纪委开展家电下乡、畜牧良种补贴和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项目专项检查,入户调查10680户,发现问题179个,已办结141件,立案16件,党政纪处分9人,移送司法机关4个。

精准定责,确保监督不添乱。在村(居)监督委员会成立之初,碧江区通过结合实际,进行了精准定责,并通过召开培训会、编印资料等方式让每一个监督成员明白监督职责,做到帮忙不添乱。在工作职责上,村监会独立行使监督权,不从事具体的村务工作,业务上受乡(镇、办事处)纪委直接指导。村监会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重点监督村(居)委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决议情况、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村务公开工作情况、村级财务管理情况、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情况、村干部履职和廉洁自律情况以及其他工作。

强化业务,确保监督不务虚。通过区纪委监察局向乡(镇、街道办事处)纪委、纪工委,再到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层层传导监督业务知识、直接下村指导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确保监督成员敢监督、会监督、能监督、善监督;通过学习贯彻《铜仁市碧江区不称职民选村(居)干部待岗学习办法》,规范基层干部队伍的行为,找准监督切入点;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知识普及力度。印制党风廉政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小册子1000余份,发到村居、社区党员和干部手中,要求乡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居)“两委”班子及其成员围绕遵守廉洁履职方面相关规定认真学习;出台《关于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的意见》等文件,普及“三资”监管知识。督促村(据)委员会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严把收入、支出、监督“三道关”。

严格监管,确保监督不走样。推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民主化、公开化、制度化。不断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作机制,加强管理和考核,督促村监会重点抓住管好人和管好钱这两个关键环节,定期对村级财务、重大事务进行公示,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村务实行村民公决。督促结合村务公开,利用公示牌、公示栏和收费手册,公布涉农价格、收费类别、标准、范围、依据和收费单位;督促在乡、村设立信访案件公示栏,信访案件梳理归类后每月公示一次,真正使村上的每一件事都能在阳光下运行,都能讲程序、规范化运作。同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督促村监会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督活动,不得借监督之名故意刁难或插手村(居)委会正常工作。村监督会成员如因违法、违纪被查处或工作严重失职的,由村党总支提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实施罢免。(碧江区纪委  杨代华)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