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山区纪委立足“三转”要求,聚焦中心任务,突出主业主责,通过不断强化纪检队伍业务素质、日常管理、责任担当,锤炼纪检“铁匠”,不断提升纪检干部执纪监督问责能力。
强化学习,加热提升内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纪检干部一定要坚持读书学习,做笃学之人。每位同志每年都要从中纪委推荐的《纪检监察办案程序规定》、《习仲勋传》等56本书中选取4本进行自学,每读一本,都要有3000字以上的读书心得。”这是2015年年初,万山区纪委书记袁继鸿在该区纪检干部职工大会上作出硬性要求。
为强化干部业务素质,近年来,该区纪委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干部读书学习,不断强化纪检干部业务能力。一是“自己学”。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开拓学习渠道,又通过年初自行拟定学习计划,选择符合自身工作岗位的书籍、专业资料、案件剖析等材料进行深度自学。二是“领导讲”。在委局机关设置学习课堂,从纪委书记到纪委常委、副局长等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人人登台讲课,为干部职工提供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出去学”。每年定期选派纪检干部参加纪委培训中心集中培训。2014年以来,该区纪委先后选派了10余名纪检干部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中纪委北戴河培训中心、中纪委杭州培训中心等地进行业务知识学习。四是“师带徒”。对于新任纪检干部,在接受理论培训的同时,还指定师傅,采取“一帮一教”、“手把手带”的模式,以案释纪、以案代训、跟班学习的方式,让“徒”在工作实际中熟悉纪检工作。
强化管理,锻造过硬作风
“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干部只有洁身自好、作风过硬,你才有资格去监督别人,你才有底气‘打虎拍蝇’”。该区纪委常委、干部室主任袁仁荣铿锵有力的对笔者说到。
为强化干部自身作风,近年来,该区把纪检干部自身作风建设挺在前面。每年年初,该区纪委都会将全区纪检工作要点进行细化分解,使各项重点工作都能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形成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压力的岗位目标责任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了《干部绩效管理考核细则》、《工作定期通报制度》等,对纪检干部的理论学习、业务工作、调研宣传、创新创优等方面细化责任目标,明确责任主体,规定完成时限,年底进行综合评价,奖优罚劣,努力打造一支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纪检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内部监管。出台《万山区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对纪检干部履职范围、自律要求进行清晰界定,并制定相对应的防范与惩处措施,明确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干部日常监督和工作督查督办,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纪检干部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等行为。三是严防“灯下黑”。成立纪检干部监督室,建立信件、来访、网络、电话“四位一体”的监督举报平台,受理对纪检干部的投诉举报,对违纪违法的纪检干部从严查处,绝不护短,对不适宜从事纪检工作的干部坚决调离,从根本上保证了全区纪检干部队伍的清正性和纯洁性。
2014年来,该区对违反工作纪律的1名纪检干部进行的立案查处,1名纪检系统驾驶员被解聘。
强化担当,淬火历练提质
“纪检干部必须要有‘忠诚干净担当’精神,要做敢于动真碰硬的‘铁匠’,不做睁一眼闭一眼的‘木匠’,不做乱和稀泥的‘泥水匠’”。该区纪委书记袁继鸿在全区纪检干部“三严三实”党课中如是说。
为强化干部担当意识,近年来,该区纪委紧紧围绕“三转”要求,厘清职责,明确职能定位,大幅清理精减议事协调机构,把不适合牵头或参与的协调工作交还给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查办案件和监督检查上。同时,成立了9个民生监督组,划分85个责任区域,强化对国家强农惠农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的再监督再检查,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贪污、骗取、套取民生资金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震慑腐败分子。
今年以来,该区共发现民生问题119件,立案查处11件,党政纪处分5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涉案金额20余万元;组织开展公车私用、上班到岗、会风会纪、中餐饮酒、上班打牌、乡镇干部“走读”等情况的明查暗访和监督检查100余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4件,公开通报曝光4批次,给予党政纪处分4人。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15件,立案查处17人,给予党纪处分14人、政纪处分1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人,其中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案件5件,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66.37%。(万山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