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德江县教育系统民生问题整改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鲁文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发现腐败问题的眼光,遏制腐败问题的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崇高师德耕耘教坛圣土,为德江教育的明天创造辉煌。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创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德江速度”,建成了贵州工程职业学院、乌江农林经济学院,开创了县城办大学先例,德江一中、德江职校实现整体搬迁,新建了六小、县第二幼儿园、思源学校等。今年,全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921人;中考600分以上80人,获全市中考总分第一名;小学终端检测全县平均分136分。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体系,形成了数量有规模、质量上台阶、投入多元化、各类齐头抓的良好格局。
会上,鲁文俊作了警示教育专题讲座,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特别是在反腐败问题上决心很大、力度很大、成效明显,全党全社会有目共睹。召开全县教育系统民生问题整改暨警示教育大会,是贯彻落实省、市、县开展“民生领域整治铸廉三年行动”精神的需要,目的是对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警示教育,从而统一思想,珍惜全县教育的可喜成绩。
鲁文俊强调:纵观德江教育发展,虽然全县教育硕果累累、稳步推进,但教育系统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令人深思,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形势,正视当前教育的腐败问题,花大力气一一改之,该查处的查处,该纠正的纠正。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戴上权力运行的“紧箍咒”;三是要加强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增强阳光管理的“透明度”。
鲁文俊要求:县教育局要根据专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的有效机制;要定期开展教育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严肃查处民生领域各种腐败问题;要定期开展专题警示教育,筑牢维护教育民生资金阳光运行的思想防线,确保每一分学生营养餐补助金和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金都用在食品采购上,吃进学生嘴里。同时,各级党委党组要按照省委、市委、县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的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查处力度,切实加强对农危改造、医疗卫生、教育领域、畜牧良种补贴、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扶贫开发、农村低保、征地拆迁补偿、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项目和资金的监管,确保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对一些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腐败问题,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发挥案件查办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作用,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会议要求:各县直部门、学校和乡镇街道纪委、教办、中小学、幼儿园,会后要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认真传达好、贯彻好此次会议精神,真正做到入脑入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把警示教育活动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警示教育工作计划,坚决杜绝和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现象发生,确保全县教育系统警示教育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会上,县监察局通报了全县教育系统民生资金12起违纪案例;县教育局代表教育系统向县纪委全委会作述责述廉暨整改落实报告;县纪委委员向教育局负责人进行了提问质询;县四家班子参会人员、县纪委监察局班子成员、县纪委委员、各纪工委书记监察分局局长对教育主责部门进行民主测评。
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第十一届县纪委委员;各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副书记;县直各部门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纪工委书记;县教育局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各县直学校、乡镇街道教办、中小学、幼儿园负责人和报账员参加会议。(罗永成 史海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