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四大组合拳打造纪检队伍建设升级版

时间:2015-09-10 09:01:03 点击:

近年来,石阡县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从完善设备、锤炼作风、提升业务、搭建平台四个方面入手,着力打造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升级版。

完善设备,提升办案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设备,是打好反腐败斗争这场硬仗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石阡县先后投入280余万元资金解决了6台民生监督执法用车,完善了委局机关各室、各派出纪工委以及18个民生监督组必备办公设施及办案工具,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电子化办案。今年,又投入60多万元对谈话室进行了装修,为科学办案、文明办案、安全办案打下坚实基础。

锤炼作风,彰显责任担当。优良的作风,是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场硬仗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石阡县致力于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的反腐队伍,坚持严进宽出,严格管理。“严进”,该县纪检监察系统进人,都是通过充分酝酿、严格组织考察进行,哪怕是进个驾驶员都是如此,坚决将那些作风漂浮,不守纪律、不都规矩的人拒之门外;“宽出”,原在纪检监察系统的干部,只要觉得自己已经不能适应越来越严的岗位要求,想找个宽松一点的单位,只要自己能找得到适合的岗位,在不影响工作开展的情况下,县纪委常委会都积极支持,按组织程序办理。同时,严格干部监管,将3名不适宜纪检监察岗位的干部清除出门外,有效防止了“灯下黑”;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适时点评干部作风问题,持续释放越到最后,干部作风建设要求越严的强力信号。密切联系群众,在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等工作中纪检监察全员出动,努力锻造顽强的意志品格和为民的服务思想,全面展示纪检干部的责任担当。

提升业务,锤炼执纪能力。业务精通,是打实反腐败斗争这场硬仗的关键性因素。为切实解决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不会办案”、“办不成案”的问题,石阡县纪委监察局采取“送出去、请进来,以及民生监督大练兵”等方式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先后选派9名干部到省、市纪委跟班学习,1名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50余名干部到北京清华、香港、杭州、海南等国家级培训基地培训学习,30余人到省级培训基地培训学习,50余人到市级进行专题培训。并拟于9月下旬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分两批送往井冈山纪检监察培训基地系统轮训一次,让干部在不同层面接受教育、提高业务能力。通过邀请专家进行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等方式“请进来”培训,多元化、全方位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在开展全员培训的同时,石阡县纪委组建了一支45人的办案人才库,把年轻干部放到办案一线和民生监督捆绑在一起,让干部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搭建平台,激发干事热情。平台是干事创业的“助推器”。纪检监察从事的职业光荣而神圣,但干的活绝对是最苦、最累、最得罪人的活。该县纪委领导积极为干部成长脱颖而出搭建平台,激活一池春水,让广大干部感觉到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奔头,干事创业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近年来,该县纪检监察系统30多名德才兼备优秀中青年走上了领导岗位。同时,鼓励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报考在职研究生,并对就读的学杂费据实报销,目前全县纪检监察系统研究生人数已达到19人。大力推进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内设机构调整和民生监督组的成立,率先在全省实现派驻统管和纪检监察机构全覆盖。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监管网络,提高村级监委会主任的政治、经济待遇,配齐了52个派驻纪检组,实现了监管全覆盖。

石阡县致力于打造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升级版,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石阡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440件(次),立案查处193件,同比增长150.65%,给予党政纪处分191人,开除党籍40人,开除公职19人,移送司法机关33人,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特别是2013年,严肃查处了汤山镇挂帮山村原支书张洪成腐败窝窜案,涉案人员44人,涉及金额62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0人,收缴违纪款物320万元;2014年严肃查处了朱永清、雷光祥、卓世慧等涉及21人、涉案金额高达400余万元的腐败窝案;2015年查处的高考移民贪腐窝案串案,涉及人员多达25名以上,已移送司法机关16人,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连续几年查办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的大案要案、窝案串案,有力的震慑腐败分子,有效回应了社会关切。 (石阡县纪委 席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