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自治县在开展党员干部“四级约谈”过程中,紧紧抓住“谈话前”、“谈话中”、“谈话后”三个关键环节,做实“四级约谈”工作,做到谈前分析谋划定方向,谈中突出重点明责任,谈后跟踪指导抓落实,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话前“诊断”。为防止约谈流于形式,变成空泛谈、一般谈,该县重新明确了约谈制度要求,约谈前要做足功课,尽可能找准、找全被约谈单位存在的典型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借助作风明察暗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督查、民生监督组专项监察、财政审计监督等途径,对全县各党委(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汇总形成具体问题。根据被约谈单位的不同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了解,重点掌握被约谈单位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单位逐项列出问题清单,根据问题清单针对性约谈。
话中“明责”。在约谈过程力戒空话、套话,直指问题和关键,明确落实“两个责任”的工作要求,把硬指标直接落在基层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身上。通报近年来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及被约谈单位的苗头性、倾向性、个性问题,立足抓早抓小,及时“咬耳朵”、“扯袖子”。重申“两个责任”、“一岗双责”的内涵、具体要求和操作要点,并明确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既要追责当事人,还要倒查相关领导责任。针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要求各党委(党组)及党政班子成员按照责任分工,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并以此为抓手推进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
话后“整改”。为提高约谈实效,县纪委在结果运用上狠下功夫,要求被约谈单位坚决摒除过关思想和松懈情绪,正视存在问题,逐项梳理分析,找明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推进问题及时有效解决。要求被约谈单位党政班子成员对照存在问题,结合分管工作,对年初拟定的“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进行修订,确保问题准、责任清、措施实。同时,县纪委监察局将成立检查组对约谈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整改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对于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的单位,严肃追究相关负责同志责任。(沿河县纪委 任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