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自治县纪委立足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突出“重曝光、重突破、重规范、重证据”,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对腐败问题“零容忍”。1至10月,全县共受理信访举报106件,初核问题线索119件,立案13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146人,初核上升91.9%,立案上升91.2%。
纠正“四风”驻点查、重曝光。沿河自治县制定出台《沿河县干部作风建设驻点巡查工作方案》,成立驻点巡查工作组,采取明查暗访、进驻查账等方式,重点巡查违规公款吃喝和公务接待、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公款送礼、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车、干部违规操办酒席和违规打麻将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巡查结束后,召开通报会,对单位存在的“四风”问题直接点出,让单位整改更具针对性。目前,该县已驻点巡查单位5个,发现问题18个,已整改落实15个,党政纪处分2人,提醒谈话5人、诫勉谈话13人,收缴违纪资金2.7万元,公开曝光20人。
线索处置讲标准、重突破。沿河自治县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问题线索排查会,集中研究和处置问题线索,严格按照五类标准处置,做到线索管理“清晰化”,对在纪律审查中发现的案中案问题线索进行规范,实行动态清理,减少纪检监察室自由裁量空间,确保问题线索不流失、不积压;合理配备调查组力量,对组内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做到攻坚突破“聚焦化”,案件调查前期不惊动初核对象,摸清纪律审查对象个人及家庭社会关系、性格特点、出行记录、财产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做到证据初核“精准化”,确保谈话突破谈的巧、问的准、拿的下。
民生监督盯重点、重规范。沿河自治县紧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家电下乡、危房改造、教育资助金、微企补助金等问题作为民生监督重点。将直接面向群众的 “四长”( 即村长、校长、站长、分局长)作为重点监督对象,重点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私分、滞留套取民生资金等行为,县纪委进行督办、协办和直办,加大查处力度。同时,通过下发监察建议、整改通知书等方式,督促民生项目主管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目前,该县民生监管部门健全完善各项制度50余项,落实整改措施100余项。民生领域立案128件,党政纪处分127人,涉案金额780.34万元。
案件审理讲程序、重证据。沿河自治县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函询、谈话等方式提醒,治“病树”、正“歪树”,把“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个人财产申报不实”“规避组织调查”等行为作为重点予以查处,从“盯违法”转向更加注重“盯违纪”,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把严格依程序办事贯穿于纪律审查工作始终,在初核、立案、审查措施的使用、书证的调取、证人的取证、赃款的扣押、管理过程中,全县纪检监察机关都严格依程序、依时限向领导报告,再正式行文请示,规范办案行为。(沿河县纪委 陈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