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三个手段”整治“为官不为”

时间:2015-11-11 09:37:59 点击:

着眼于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干部履职能力,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从严管党、从严治吏原则,以反腐倡廉建设为动力,推进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发展,构筑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以强化思想教育为手段,着力构筑“不想为”的思想防线。强化纪律教育,通过召开会议、发放书籍、搭建网络平台等形式,大力宣传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唤醒广大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自觉性。强化警示教育,县委书记为全县300余名科级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随后,28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上了廉政党课,100余名单位部门“一把手”上了廉政党课。召开全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风廉政建设集中专项整治暨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凯里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同时,组织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了《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录》,观看了警示教育光碟。强化提醒教育,发送廉政短信5000余条,撰写亲情寄语5000余条,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稿件1000余条。强化岗位教育,突出岗位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全县财务分管领导及财务人员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组织县教育系统股级以上干部、二类以上学校(园)长、总务主任、报账员等重要岗位人员150余人前往县人民法院旁听田坪小学原校长蒋学成贪污案,“零距离”接受教育。强化廉政文化建设,召开廉政教育进医院工作推进会,深入推进廉政教育进医院工作。启动了茶花泉景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新建廉政公益宣传专栏和大型廉政教育广告12处(块),收集家风小故事6个、谚语5条,收集整理廉政教育作品8篇,打造廉政文化景点5个,进一步筑牢了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全县营造了风清气正、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

以廉政制度建设为手段,着力构筑“不能为”的制度防线。紧跟中央纪委、省纪委、市纪委的部署要求,印发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关于贯彻落实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意见的通知》,对6大类24项重要改革举措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责任人和责任部门。7月28日,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召开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推进会,对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协助县委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党委(党组)及其主要负责人2014年度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考核。严格执行《铜仁市党委(党工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向纪委全委会述责述廉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组织2名乡镇、县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向十二届县纪委四次全会作述责述廉报告,并进行民主评议,委局班子成员就落实好监督责任,约谈纪检监察干部88人次。制定下发《关于落实“两个责任”开展督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县各乡镇、县直部门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落实监督责任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今年来,全县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问题3个,约谈1人,诫勉谈话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全面落实“两个为主”,强化上级纪委领导。定期向上级纪委报告问题线索受理、问题线索处置和纪律审查情况。全县各级纪委按照五类处置方式,集体评估确定问题线索的处置办法,并遵循下管一级的原则,逐级汇总向上级纪委报告。认真落实“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要求,建立了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后备干部库,加强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派2名年轻干部到市纪委挂职锻炼。

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为手段,着力构筑“不敢为”的惩戒防线。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惩、以“零容忍”态度加大办案力度,以“零差错”标准提升办案质量,以“零事故”要求确保办案安全。今年来,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90件次,同比增长28.6%;发现有价值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57件,同比增长54%;共立案50件,同比增长61.3%;结案47件,同比增长67.8%;党政纪处分50人,同比增长47%。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共计300余万元。(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  刘德军)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