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自治县围绕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这条主线,积极探索抓早抓小工作机制,推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态化,取得明显成效。
早发现。一是拓宽渠道收集线索。沿河县在全县449个村配备了村务监督员,把线索收集触角向村一级延伸;加强与信访、财政、审计、检察等职能部门密切联系,拓展线索来源渠道。同时,通过明查暗访、座谈走访、专项监察等形式,广泛收集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勤勉履职、严明党的纪律以及执行作风规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共收集党员干部问题线索666件,其中信访举报178件、专项监察488件。二是定期研判分析线索。定期召开问题线索分析会,对收集到问题线索梳理归类、综合分析、集中研判,预判分析苗头性问题;同时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对积压问题线索“起底清仓”,区分出“普通线索、重点线索,无实质内容线索”,采取“短、平、快”方法快速处置,实现问题线索处置率100%。三是分类处置线索。对线索具体清晰、可查性强的直查快办;对群众有议论但无实质性内容的及时告知;对线索模糊、问题笼统、可查性不强的进行函询;对存在苗头性问题和轻微违纪行为够不上给予党政纪处分的谈心提醒。今年以来,共对666件线索进行了分析研判,立案175件,谈话函询19件,其余472件全部按照抓早抓小要求进行了分类处置。
早提醒。一是规范工作程序。沿河县出台《县纪委常委约谈乡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制度》等规定,明确“四类必谈”情形:媒体上有反映或社会上有负面舆论时必谈;岗位发生变动时必谈;思想、作风等方面有苗头性问题必谈;信访了结必谈。所有谈心提醒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进行,既确保谈心对象选择的准确性,又防止将不能谈的问题以谈心方式泄露出去。二是筛准对象,做到应谈必谈。综合收集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监督检查、人事调整等工作中掌握的信息情况,对受理的问题线索及时梳理分类,登记、编号、建立台账,根据具体情况筛选准谈心提醒对象,做到应谈必谈。三是跟踪问效。建立谈心提醒台帐,及时掌握谈心对象的思想、工作、生活和心理动态。强化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对不重视提醒事项、不及时整改的,对其实施诫勉谈话;情节严重构成违纪的予以严肃查处,确保谈话提醒起到扯袖子、咬耳朵的作用。截至目前,共对314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谈心提醒,收到了良好效果。
早处置。一是突出重点。沿河县既加大对“关键的少数”的纪律审查力度,又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形成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今年全县立案175件,查处乡科级干部29人,查处各种作风问题80个87人。二是快查快结。针对不同的违纪情况,综合运用谈心提醒、诫勉谈话、约谈函询、纪律处分、通报曝光以及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及时处理。对发现问题、查清主要事实后涉及违纪的及时按程序给予纪律处分,尚未达到纪律处分的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对违反作风规定的案件和案情简单、事实清楚案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推行立案结案同时办理的制度。三是标本兼治。对因制度、管理、监督上存在问题而诱发的案件,列入整改范围,由纪检监察机关责成有关单位认真进行实施整改。发案单位则以所发生的案件开展以案说纪,或组织庭审旁听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促进廉洁自律。健全“一案两报告”工作机制。剖析根源,查找漏洞,下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发案单位健全完善制度、强化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今年以来,针对查处的失职渎职案件、以及教育和林业等领域的案件,发出监察建议书6份,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推进治标向治本转化。(沿河县纪委 陈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