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节日,是亲朋好友团聚、交流感情的好机会,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把节日当作收受礼品、捞取“红包”的好机会,让年味变了味。年关将至,碧江区纪委监察局狠抓廉政宣传不放松,采取有力措施,让廉政教育入耳入心入脑,为党员干部节前打好“预防针”, 要求党员干部别忘记勤俭节约,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加牢记中央八项规定,提倡节简过节。
再次重申纪律规定,架起“高压线”。区纪委通过下发文件、网站公告等方式再次重申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各项规定,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廉政自律各项规定,严禁公车私用、公款购买购物卡、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同时,结合正在集中开展的“两节”期间违规收送礼金礼券购物卡、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专项治理工作,为全区各级各部门划“红线”,设“防火墙”。
播放廉政公益广告,装上“衣冠镜”。为弘扬新风正气,传播正能量,区纪委积极组织全区各级各部门开展廉政公益广告播放活动,主要通过网站、报刊、宣传栏、远程教育、LED显示屏、电脑屏保以及集中收看等形式进行刊播刊登,在碧江区人民政府网、碧江廉政网、微碧江、城区各大屏幕相继刊播了《兰花篇》、《廉洁奉公》、《写字篇》、《竹子篇》、《廉与腐?不含糊!》、《廉政卫士》《、内助、内蛀》、《武松打腐》、《对假公济私者说停》、《非字升级就是... 》、《怎能相交!》《自以为的“隐身草”》等,廉政公益广告的刊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发送廉政教育短信,常念 “紧箍咒”。为让全区党员干部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廉政教育,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长鸣警钟。区纪委和区委宣传部联合行动,利用碧江时讯手机报为区、乡(镇、办事处)、村(居)三级干部职工每天发送至少1条廉政短信,内容包括党纪法规、廉政故事、廉政格言和警句以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碧江区纪委 李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