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业技术人员利用技术之便吃拿卡要、受贿、索贿现象频繁发生,引起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随着贵州省教育“9+3”计划的深入推进,中职教育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由于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侧重于培养工艺型、操作型、应用型的技能人才,因此职业学校很容易出现“重技能轻德育”的人才培养倾向。为培养出“德能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校园廉政文化基地建设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创新思路,构建出“职业道德+廉洁”职业廉洁教育新体系,实现了职业道德教育与廉洁教育的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实效。
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铜仁市医护学校),创办于1989年,迄今已有26年的办学历史,是铜仁市取得医技类相关专业办学资质的学校。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73人,教师141人。
校园宣廉造氛围
学校结合办学特色,打造以“医者仁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走进校园,“医者仁心”画像映入眼帘,紧接着便是廉洁文化广场雕刻及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应有尽有。既有国学经典名句,又有医者道德寄语,还有廉洁行为警示。从绿化带到走廊过道,从寝室到教室甚至食堂,到处都不乏职业道德教育与廉洁教育文化元素。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等教育阵地作用,大力宣传廉洁文化、传授廉洁知识。同时还结合实际,开展以“廉洁教育”为主题的廉洁书画展、传唱廉洁歌曲、讲廉政故事、组织师生观看反腐倡廉电影等活动,多形式加强正面引导,适当进行警示教育。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廉洁教育氛围。
今年以来,学校已斥资20余万元打造职业廉洁教育文化。建立职业廉洁文化广场1个、“医者仁心”画墙1幅、宣传栏4块,灯箱5个,石雕书卷8个,墙体铜字3幅。张贴各类宣传字画200余张,开展讲廉洁故事等各类职业廉洁教育活动20余次。
课堂融廉养品行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学校先从课堂理论教学入手,将廉洁教育纳入教学目标管理,单独制定职业廉洁教育工作计划,把廉洁教育融入学校课堂。一是深入挖掘学科教材中蕴涵的“尊廉崇洁”教育内容,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重点进行提示、讲解和点拨,将职业廉洁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二是根据学生年龄和班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尊廉崇洁”主题班会,讲廉洁故事、做廉洁演讲、学廉洁知识。三是结合道德讲堂,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先进事迹,道德模范、廉洁标兵。日前,学校已从各类学科中梳理出职业廉洁教育知识点50余个,开展主题班会30余次,开展道德讲堂10余次。
实践践廉求实效
行动胜于言。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筑牢职业廉洁教育的实际效果,学校注重在实践中进行职业廉洁教育。一是组织专门的职业廉洁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宣传、社会调查,采访先进人物,培养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了解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二是在职业技能比赛中开展职业廉洁教育。学校每年都会开展职业技能比赛,在比赛中,职业廉洁方面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三是注重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职业廉洁教育。学生在实习的过程,就是真正参与职业行为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实施职业廉洁教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学生参与实习前,学校会进行职业廉洁提醒教育,在实习的过程中,实习单位会对学生进行职业廉洁教育,实习结束后,会将学生的职业廉洁表现纳入实习成绩考核。自2013年新校址搬迁以来,学校开展实习生岗前职业廉洁教育10余次,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职业思想基础。
由于办学特色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铜仁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铜仁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职业道德、廉洁行为方面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当前,学校正在积极申报“市级廉政教育示范点和实证研究基地”。(碧江区纪委 杨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