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伸出你们的援助之手,帮助我们的一个同学!”
“一块两块都行,献一份爱心吧!”
3月26日上午,第12届世界风筝锦标赛暨第33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西南赛区•贵州万山)选拔赛在万山新行政中心(谢桥新区)开幕,市纪委机关第四党支部党员志愿者携手万山区纪委党员志愿者、铜仁职院学生志愿者,在活动现场设义卖募捐点,积极筹集资金。志愿者们不用话筒,热情地为前来观看风筝赛的市民介绍铜仁职院一个家庭特殊并贫困、但执着追逐梦想的女孩——2015年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刘建英的事迹和义卖募捐的目的。
图为:募捐活动现场
20年前,松桃县牛郎镇一位老人途经湖南省凤凰县阿拉镇时,发现一个弃婴,善良的老人将孩子抱回家,与老伴一同抚养,并给孩子取名叫刘建英。从此,两老一幼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新家庭。老人们因为年纪太大,刘建英称呼为阿公、阿婆。刘建英上初中时,阿公双目失明,阿婆的儿子怕母亲撑不住,强行把她接了回去。为了照顾阿公,给阿公治眼疾,刘建英找村委会、找乡政府、找医院,恳求他们帮助。孩子的孝心感动了知道她的每一个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经过手术,失明6年的老人重见光明。阿公住院期间,一直服侍左右的只有十几岁的“女儿”刘建英。为了照顾阿公,刘建英把放弃上学的想法告诉老人。老人知道后暴怒,给了刘建英一顿狠骂,狠骂之后,老小相拥恸哭。老人在旧社会受过教育,从刘建英小的时候便教她读书写字。阿公告诉她,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要她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上学。
特殊的身世背景,使刘建英的求学之路异常艰难。凭借着微薄的五保户低保和孤儿低保,艰难支撑她的求学梦。2010年,刘建英初中毕业,考取了铜仁职院中职班。由于学费和生活费用骤增,两份低保远远不够。阿婆虽然被儿子接回去,但她也牵挂这个特殊的家,她牵挂着她的“小女儿”刘建英。阿婆说服她的子女,每人每月出一点钱供刘建英读书。
通过努力,2013年刘建英升入铜仁职院高职班,各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大学生英语报刊阅读能力赛优秀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三等奖”“2014年姚基金大型公益活动先进个人”“省级三好学生”等奖项,2015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铜仁职院学生志愿者朱亮介绍,刘建英学习非常勤奋刻苦,生活中也“很拼”。当其他同学在休息、玩耍的时候,刘建英就去城里做兼职,为自己挣生活费,剩余时间都在图书馆看书。她曾在超市当物品整理员,在网吧当收银员,在咖啡店当服务员,在打字复印店做打字员,还在饭店做洗碗工。通过勤工俭学,她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有时还能给阿公一些“补贴”。
凭借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刘建英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感动着知道她的每一个人。2015年,她被评为贵州省2015年“感动校园十大人物”。
市纪委机关第四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在开展支部服务活动时,听闻了刘建英的感人事迹,也寻得千丈源苏打水铜仁销售点的爱心人士,便利用风筝会选拔赛的机会,以义卖募捐等形式筹集善款,帮助这个勇敢追梦的女孩。活动当天,共义卖苏打水84件,义卖募捐善款2719.6元。近期将组织捐献给刘建英。
“放飞风筝就是放飞梦想和希望,我们通过义卖募捐这种形式,就是要让更多的市民关注并帮助困难群体,特别是执着追求梦想的学生,给他们一个希望,让他们在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下,实现自己的梦想”市纪委机关第四党支部书记如是说。
该支部自2014年初成立以来,秉持“做群众的贴心人”的服务信念,长期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区县、乡镇、社区、乡村的贫困家庭、学校、儿童福利院、养老院、企业等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与群众拉家常、听心声,帮助困难群众解难题、谋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先进性,传递温暖,传播正能量。(苏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