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村管所所长罗峰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徇私舞弊,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务之便与他人共同骗取国家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52000元,其中罗峰个人非法所得91000元。日前,罗峰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2015年以来,铜仁市民生监督工作立足于“巩固、规范、提升”,围绕民生政策、项目、资金落实,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和提升了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充分发挥专项监察主抓手作用。紧紧盯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对农村危房改造、学生资助金、小微企业补助等13余项民生政策开展了专项监察。截止3月,该市全年共发现问题6317个,党政纪立案1644件,涉及金额超过1.2亿元;党政纪处分1509人,移送司法104人。其中专项监察发现问题和处理案件均占总数的90%以上。发现虚报套取农危改补助资金等问题集中发生在村组干部身上,中小学套取学生资助金违规设立小金库仍较突出。如印江县洋溪中学在2013年秋季至2014年秋季学期,通过虚列采购食材,套取营养餐补助金和寄宿生生活补助费22.8万元设立“小金库”。
强化民生监管责任追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向民生监管的失察失管开刀,在追究直接责任的同时追究相关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责任,通过严格问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全市给予民生领域监管失职的人员党政纪处分348人,诫勉谈话60人,其中市级层面专项监察问责102人。受到问责人数占全年民生领域处分总数的31%。
完善民生监督工作机制。出台了《铜仁市加强民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乡镇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民生领域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和开展专项监察的方式方法,将乡镇纪委书记改由同级党委委员担任,乡镇纪委人财物以县级纪委管理为主,为乡镇纪检监察力量主抓民生监督工作创造了条件,破解了基层同体监督的难题。172个监督组实现了组长专任,改变了一人兼任多个组长工作难以同步开展的被动局面。全市173个民生监督组共建设谈话室169个。
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和警示教育力度。坚持市县两级分专项按季度曝光民生监督典型案例,全年共在各级媒体曝光典型案件98件。坚持将所有民生案件处分决定交由所在民生监督在案发地召开干部群众大会公开宣布并同步开展警示教育。全市开展警示教育1100余场次,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民生监督的满意度、支持率和获得感。(铜仁市纪委 吴翔 秦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