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监督组:群众脱贫致富的守护者

时间:2016-10-31 22:47:41 点击:

近日,新闻直播间和东方时空滚动播放了在铜仁市玉屏和思南拍摄的《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一些人把扶贫资金当成了“唐生肉”都想吃上几口,一些隐藏在群众中的腐败案件也在被发现和查处。

“他以农户的名义,提取了取款凭证,在农商行把钱全部去走了”思南县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调查时说。亭子坝镇烟叶收购点负责人郁某不仅占用扶贫互助资金一万元,还冒领烟农补助款,并迁来询问的贫困烟农宣称没有什么补助款。这种基层干部,他们将“黑手”伸向扶贫资金,把资金当成了“唐僧肉”,罔顾法律,对贫困群众的利益置之不理,肆意敛财,想借此机会“发家致富”。

通过《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中的案例看,民生监督组是我们群众利益的保护者,脱贫致富的守护者。各有关部门要将国家扶贫资金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将信息公开,让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信息公开是最重要的制度措施。在扶贫资金数额方面就要向社会全面公开,发挥出群众监督的力量,在县、乡镇、村的公告板处公正公开,让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从《斩断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中,侵占33户种烟农户的鲜烟叶补助款案例看,每户100-200元,这案件虽然不大,但在群众中影响恶劣,钱再少也不能侵占,凡侵占的必须清退,县纪委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决不装聋作哑、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怕只是一分钱。”贵州省思南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吴洪权在当天的警示教育会上严肃认真地说。通过案件的查处,来问责,让违法违纪这接收受法律和纪律的制裁,让更多的人得到教育和警示,从而让觊觎“唐生肉”的人有“伸手必被捉”的畏惧感,使其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思南县纪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