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精准扶贫与精准监督两不误

时间:2016-04-07 21:42:03 点击:

“最近蔬菜咋样?还有什么困难吗?我给您的联系卡在吗?”4月6日上午,碧江区纪委驻六龙山乡六龙山村第一书记廖森文再次来到茶坪组老刘家看望蔬菜种植情况。

老刘名叫刘四才,是六龙山村茶坪组人,去年在六龙山乡政府和纪委的帮助下,他种了近60亩蔬菜,家庭年收入增加了2万余元。今年,他计划扩大一半的规模,可遇到了一些资金问题。听说区纪委派来了第一书记,他打算抽时间找第一书记帮忙想个办法。让老刘没料到是,第一书记廖森文却先找到了他。了解到老刘的困难后,廖森文立即与区农牧科技局联系,为他解决了急需1吨肥料、5卷薄膜和一些蔬菜种子。老刘说:“本想邀寨上几个家庭困难的一起办合作社种蔬菜,但觉得还是自己先干出的成绩来再建合作社好点,这样他们才会相信我。”

自2015年以来,碧江区纪委挑选有干劲、能吃苦、善动脑的年轻干部到六龙山乡驻村,把驻村干部培养成了“扶贫情报员”,要求随时了解贫困户现状,并向结对帮扶干部报告,督促干部及时解决。同时制作“贫困户帮扶联系卡”,把帮扶对象、帮扶单位、帮扶人及联系方式张贴或发到到贫困户家中,扫清了联系障碍,也接受群众监督。

截止目前,碧江区纪委共为贫困村贫困户送去帮扶资金和各类生产生活物资价值近10万元,协调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投入项目资金80余万元,为20余贫困户理清脱贫思路。

除了落实好自身的扶贫任务,作为纪委,还要做到随时不忘对扶贫工作的监督,维护好贫困户的利益。

“开始上报的时候对政策理解不透彻,想到如果全部报那种家庭困难无劳动力的,怕上面有了扶贫项目他们实施不了,所以就报了部分家庭条件好的。”碧江区六龙山乡六龙山村的主任田某在接受区纪委调查时说。

精准扶贫理应做到精准,由于田某的错误思想,该村在确定贫困户时不履行申请、评议、调查、公示等必要程序,导致上报的贫困户名单中出现了有私车、有商品房、有企业、有财政供养人员等现象。2015年12月,碧江区纪委给予田某党内警告处分。

为推动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2015年11月起,碧江区开展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专项监察,着力整治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贫困户识别把关不严、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问题,共入户调查591户,发现并纠正问题36个,清理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人员900余户,补录建档立卡贫困人员680户,从源头上遏制了扶贫不精准现象的发生。

     “我们紧紧围绕精准扶贫工作,把纪律挺在前面,采取有力措施,使扶贫与监督精准扶贫两不误、最大限度地保证全区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对于玩忽职守、弄虚作假、出现错漏和优亲厚友等情况,一经查实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碧江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罗钧贤严肃地说。(碧江区纪委  杨代华)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