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乡镇干部周一至周五‘走读’,不准干部搞小圈子相互吃请,不准干部聚众赌博,不准干部吃拿卡要,不准干部说假话。”“严抓党风、严改政风、严治社风、严督家风。”德江县,在全面实施“大交通、大产业、大教育、大环境”四大支撑工程的实践中,德江县委在今年3月的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上提出“四严”“五不准”要求,点燃了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一场“作风革命”迅速掀起。
严抓党风:纪律“立”起来
为了把党风抓严、抓实,德江县委印发了《全县党委(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履行监督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要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要求,使班子责任、主要负责人责任、班子成员责任“三责”联动、共同发力。真正使党风“严”起来、纪律“立”起来。
如何严抓党风,该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挺纪于前,抓约谈、明纪律,减存量、遏增量,随时为党员干部系好“风纪扣”。今年上半年提醒谈话、谈话函询、批评诫勉235人次,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119人次,党纪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8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7人。
为了把党风抓常、抓长,德江县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巡察工作的实施方案》,启动巡察工作,重点对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在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落实“两个责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以及贪污腐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巡察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对全县各级各部门全部巡察一遍。
谈到严抓党风,德江县纪委负责人表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严抓党风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严改政风:作风“硬”起来
德江县纪委紧紧围绕县委“四严五不准”纪律要求,连续对部分单位干部职工到岗履职、工作状态和工作纪律等方面进行了抽查,3个作风督查组人员采取前往单位办事“体验式”明察暗访,发现有的单位不同程度存在干部上班迟到、缺岗、去向不明、在岗未签到等违反工作纪律问题,且个别单位存在分管领导与干部一起编造事实说假话、临时找人代写请假条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该县纪委除了对违反工作纪律的干部作相应处理外,还对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的4个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纪检组长共9人进行集体约谈。
该县在严改政风行动中,开展在党政机关向不找熟人办不成事开刀、在司法执法系统向有理有据得不到公正结果开刀、在乡村两级向没有关系得不到公平对待开刀。通过创新破难、动真碰硬,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整改一起。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解决激情不高的问题;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解决作风不实的问题;在监督问责上下功夫,解决政令不畅的问题;在权力制约上下功夫,解决乱象不止的问题;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
严治社风:形象“靓”起来
曾经,德江流行起这样的顺口溜:“走到民间看一看,到处都有酒席办;正酒歪酒天天有,只要认识都得走;随便起名就瞎办,一年送礼好几万;你办我办他也办,家里基本不做饭;办酒已成一大患,民不聊生如灾难。”针对违规滥办酒席。德江县委、县政府科学研究制定了《全县规范操办酒席管理办法》,并督促各乡(镇、街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科学制定《村规民约》、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规范办酒行为。该县纪委在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中开展“不参与违规酒席吃请”承诺活动,还创作小品《复婚酒》通过电视台、手机微信平台广泛转播。全县上下形成了“提前预防+思想动员+条规约束+群众监督”的长效治理机制。
如今,在德江,干部群众不滥办违规酒席,不参与违规酒席吃请已成为新常态。“婚庆事项我新办、丧葬礼俗我简办、其他酒席我不办”的新风,正逐渐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文明新风正悄然兴起。
严督家风:助廉“动”起来
德江县纪委、县妇联组织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家属签订了“严督家风”承诺书,承诺当好家庭助廉的“主力军”“谏言官”“贤内助”“传承人”,做到以廉督家、以廉保家、以廉持家、以廉兴家,营造“互勉同廉、和谐共建”的氛围。
德江县“严督家风”工作以理想信念、道德修养、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情操为核心,以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为切入点,让助廉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家中不吹‘枕头风’,办事不搞‘裙带风’,邻里不刮‘攀比风’,家教不当‘耳旁风’。”德江县纪委干部仿写的家规民谣“新四风”既朗朗上口,又寓意深刻。
该县“严督家风”工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组织科级领导干部家属到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向领导干部配偶发放《“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家风”倡议书》等,教育和引导领导干部家属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多敲鼓提醒、多咬耳扯袖,把好廉政关、守住幸福门。
德江,一场深刻的“作风革命”正在走向常态化和长化。(德江县纪委 安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