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因思想发展而更加精彩。
2016年,全省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学思践悟、担当尽责,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努力推进管党治党更加严紧硬,使全面从严的要求遍及每棵“树木”,覆盖整片“森林”,为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始终保持足够自信和高度警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伐坚定有力
“对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
在2016年年初召开的省纪委五次全会上,省委书记陈敏尔指出,中央提出的“四个自信”,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成果,是前行的动力源泉。
陈敏尔同时强调,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度警觉,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
一年来,贵州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足够自信和高度警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紧跟中央步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方向不偏不倚。在工作定位、谋划和推动上,以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
省委结合管党治党实际,努力透彻分析和正确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中“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既落细落小、分类诊治,又着眼全局,点面结合、综合施治。
出台《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深入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干部约谈常态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开展预防提醒、询问示警、纠错诫勉、问责处分四类谈话约谈,落实管党治党经常化、全覆盖。
围绕“为什么要负责、负什么样的责、怎样负好责、如何问责”构建责任体系、制定责任清单,并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强化政治担当和使命意识。
陈敏尔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既要履行好领导责任,又要担负起示范责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省委主要领导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措施,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
通过以上率下,推动全省逐级约谈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纪委(纪检组)主要负责同志,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扛起管党治党责任。
通过深化政治巡视促进各级党组织认清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促进责任担当。到2016年,十一届省委共分9轮完成对266个地方和单位的巡视,在全国较早实现了巡视监督全覆盖。对80个地方和部门开展了“回头看”,对18个市(州)、县开展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保持韧劲、巩固成果。把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着力发现问题,让被巡视的地方和单位党组织警醒起来,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力推进了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
坚持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对因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和单位,严格“一案双查”,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促使党的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2016年,全省共有12个党组织、328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纳雍县委原书记因管辖范围内连续发生多起违纪违法案件、黄平县财政局连续三任党组书记和现任纪检组长因下属贪污巨额资金受到责任追究。
省纪委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中央纪委、省委要求,围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服务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战略谋篇布局,精心部署,认真实施。
始终保持足够自信和高度警觉。2016年,突出夯实“两个责任”,坚持实践“四种形态”、纪律审查、民生监督、纠正“四风”、巡视派驻全覆盖、加强换届纪律监督等各项重点任务同步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贵州,始终方向坚定、步伐坚定、信心坚定。
始终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纪律约束更加刚性有力
“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思路方法,把实践‘四种形态’情况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提高监督执纪的精准度。”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在省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上强调。
“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以往,有的党组织和纪检机关只重视查办大案要案,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视为‘小节’,就没人管、就不去追究。”一位县纪委书记说。
实现严管严治、长管长治,关键要切实用纪律的尺子来丈量党员干部行为,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不可逾越的底线。
回望2016,“约谈常态化”成为全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年度热词,通过“约谈常态化”这一抓手,全省许多党员干部亲身体验了实践“四种形态”中的“菩萨心肠”和“霹雳手段”。
预防提醒、询问示警、纠错诫勉、问责处分四类约谈,围绕党员干部党性作风蜕变由小到大、问题从轻到重的演化规律,按照层层设防、级级阻挡的思路,区分不同情形,明确谈话内容,分类实施约谈。
约谈,不仅使很多干部受到教育提醒,还使一些同志留下忏悔的泪水,主动向组织说清问题,知纪明纪、认识错误、迷途知返,使违纪行为在量变过程中戛然而止。
一名副县级干部在被约谈后感慨地说:“今天是我儿子高考,如果不是约谈时组织及时把我叫醒,让我紧急刹车,越陷越深后就没有机会陪伴儿子了。约谈是关爱,约谈结束,但我的反省没有结束。”
比起过去“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严明纪律、谈清问题,是对同志高度负责,对组织高度负责。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提醒警示、挽救同志,更是履行职责应有的使命和担当。”很多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执纪理念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就是以前不管的小节现在要管,以前不处理的问题现在要处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体现的是越往后执纪越严。
既要管住“小节”教育大多数,又要坚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严厉惩处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的“极少数”。
2016年,全省多形式多批次共对22余万人(次)开展预防提醒谈话、询问示警约谈9512人(次)、纠错诫勉谈话9086人(次)、问责处分约谈5710人(次),有4492人(次)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说清问题。
数字既说明高压正风反腐的震慑力,也充分反映了把纪律挺在前面、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目的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践效果。
用纪律管住大多数,进一步建好制度,扎紧笼子,解决问题、强化监督是关键。
——以加强督促指导为重点,落实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的要求。要求各市(州)纪委将具有区域性、系统性特点的腐败案件办理情况,及时向省纪委报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州)纪委查处县级干部情况进行动态统计和分析,加强督导,督促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市(州)纪委查处的县级干部覆盖87个县(市、区)。
——擦亮监督“探头”,实现省一级派驻监督全覆盖。立足内部挖掘、整合机构、盘活存量,采取单独派驻和综合派驻相结合的方式,组建35个纪检组,实现对106家省直单位派驻监督全覆盖。强化派驻机构管理,制定完善派驻机构报告、信访举报和执纪审查工作制度。省纪委派驻纪检组立案数增长30.5%。
——建设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上下贯通的监督执纪问责信息管理系统,各地探索运用大数据平台强化监督。
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标本兼治越来越走向深入。
有基层纪委书记感慨:“这一年,通过思维转变和方法创新,既保持高压态势,又实现抓长抓常,现在,抓纪律有力度,讲纪律有人听。”
始终围绕大局持续发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
“贵州要脱贫攻坚、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必须在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优化政治生态环境,让二者交相辉映、美美与共。”陈敏尔多次强调。
把握大局、服务大局,通过正风反腐,净化政治生态,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庄严使命。
围绕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推进民生监督。制定《关于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开展“访基层、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召开电视电话会、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现场交办会加强工作部署,督促省市县三级职能部门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省纪委班子成员带队到乡镇和村寨明察暗访,深入查找整改问题。通过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大对扶贫领域问题的整治力度,全年全省各民生监督组共立案12132件,党政纪处分12041人。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正风反腐的力度和成效,有了更多获得感,进一步提振凝聚了民心。
一寸不让纠正“四风”。创新监督方式,紧盯关键节点,强化日常执纪监督,治理隐形“四风”,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问题1930起250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910人,党政纪处分人数占处理人数比例从2013年的10%上升至2016年的76%。良好风气渐成社会主流,黔贵大地更加风清气朗。
严肃执纪、严厉惩治,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51480件,立案14809件,党政纪处分14894人。至2016年,十八大以来立案审查的省管干部覆盖九个市(州),有力营造了“不敢腐”的氛围。
对谈话和抽查核实后发现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党员干部,统筹考虑节点、性质、态度、口碑四个因素,依纪依规、宽严相济作出恰当处理,努力使执纪审查工作取得最大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纪律效果。
换届之年,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有力的措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选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配出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换出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认真核查拟提拔人选的信访举报,严把党风廉洁意见回复关,会同组织部门开展换届风气巡回督查,查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64人。
同时,加大纪律宣传教育力度,把党规党纪刻印在全体党员干部心上,不断强化敬畏纪律,“不敢”、知止的氛围,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年来,省纪委班子成员深入党校课堂、市县基层和省直单位,层层宣讲解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度剖析黔东南州水利系统腐败窝案串案等一批典型案例,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教育震慑和治本功能。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家规,制作播出《贵州丁宝桢:报国爱民清廉传家》视频宣传片,引领党员干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强化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
……
通过坚定不移正风反腐,大力营造贵州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回望来路的刻印,是展望未来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