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8月2日,贵州省纪检监察系统“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以新面貌新气象迎接十九大”主题活动之“苟坝会议历史启示研讨会”在遵义举行。
来自中央有关部门和贵州省的近30名党史专家和学者,就苟坝会议的历史启示、精神内涵、现实意义等进行研讨,为贵州省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党性体检”提供了重要标尺。
1935年3月10日至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苟坝会议。会议前期,红军就是否攻打打鼓新场作出了草率决定,并表决撤销了毛泽东在军内的领导职务。在此情况下,毛泽东不计个人得失,在服从组织决定的同时,连夜来到周恩来同志的住处,做深入的沟通讨论,说服周恩来同志后,又一起说服朱德,最终在第二天的会议上以集体讨论修正决定的形式,将个人意见变成了集体意志,避免了红军陷入重重包围的险境,获得了新的战略转机。会议后期,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毛泽东由此重返军内主要领导岗位,真正执掌了红军的最高指挥权。
研讨会上,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夏红民表示,苟坝会议是贵州省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生动教材。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深入挖掘运用苟坝会议的丰富精神内涵,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注入血液、浸入骨髓,把矢志不移守纪律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主动作为敢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党史专家纵论苟坝会议历史启示
论坛现场,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围绕苟坝会议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涵及现实启示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具体案例与理论的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苟坝会议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成果探索和启示。
随后,与会专家就如何运用苟坝会议精神进行党性体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话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反响热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苟坝会议是党内政治生活中坚持政治性的完美呈现,是坚持时代性的生动表达,是坚持原则性的科学尝试,是坚持战斗性最有利的探索。历经岁月的洗礼,苟坝会议绽放出时代的光芒,对今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及如何当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护林员有着非常深刻的启示。维护党的政治核心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是党内政治生活重要的内容,民主集中制是保证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力量,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是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只有责任高举,责任不辞,相信人人都可以当好党内政治生活的护林员。(孙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