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勤巡山”“常保健” 防治结合“护森林”

时间:2017-08-28 17:40:42 点击:

要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就要履行“护林”职责,常巡山,发现“病原体”,铲除“病原物”;要常“保健”,打好 “防疫苗”,未病先防,方能久久为功,涵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环境。

要勤巡山,铲除“病原物”。把握好“树木”和“森林”的状况,就是经常性地“巡山”,了解森林状况,准确进行研判,综合进行治理。一要经常巡察,要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好专项巡察这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政治体检”和“政治画像”。二要摸清底数,要明确部门,细化措施,画好路线,实行靶向摸排;要多方“打听”情况、收集情况,时刻关注干部队伍整体状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发现个别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准确分析政治生态环境。三要综合施策,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七个有之”,深挖细查,准确研判“树木”和“森林”的状况,对于“烂树”,要坚决铲除;对于“病树”,要严加看护,防治结合;对于“歪树”,要勤浇党规党纪雨露,扶正严管。

要常保健,打好“防疫苗”。要未病先防,养正祛邪,注重保健,才能确保“树木”和“森林”的健康。一要常体检。对干部常“廉检”,有利于组织随时了解干部从政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干部身上的“疾病”,并对症下药,既保护干部,也可以营造“健康”的从政环境。要以党纪国法、务实清廉为标准,检测是否用权为公、执纪为民。二要早发现。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有病就马上治,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错误。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拉响“警报器”,触碰纪律红线时马上踩“急刹车”。随着干部的任职、提拔、交流,相应的廉政风险防控已应及时跟上,防止风险防控出现“空档”。三要勤敲打。抓住关键少数,关键环节,重要节点,订制对应的“廉政套餐”,让干部抬头受教育,触目受熏陶,将廉洁自律意识植入骨髓。常给干部念“紧箍咒”,打“预防针”,告诫他们,要算好“政治、经济、名誉、家庭、亲情、自由、健康”七笔账,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谨慎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德江县纪委  杨旭琴)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