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规划局纪检组:认真把握“三个关系” 切实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

时间:2017-08-22 10:04:23 点击:

近期,市纪委开展了“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以新面貌新气象迎接十九大”主题教育,这既是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就如何进一步强化主责、突出主业指明了方向。作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普通一员,特别是派驻部门的纪检机构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护林员”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紧紧围绕政治生态和政治规矩的有关要求,着力把握好“三个关系”,切实当好驻在部门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

把握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市纪委书记郭智敏同志指出,“掌握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治生态状况,是履好职、护好林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如果大家对各自责任领域'树木'与'森林'的现状不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不清楚,'护林'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甚至会在茫茫林海中迷失方向”。因此,我们如何把握好党内政治生态的树木和森林关系,就要学会总览全局,用从严治党的尺子来衡量“森林”,不能满脑子都是线索和案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我们在开展纪律审查时也要服务于目标任务,创新方式方法,辩证地把握“四种形态”,按照不同的违纪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混同于处理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干部。发现违纪就要及时处理,该处分的予以处分,该降级的予以降级,这应成为纪律检查工作的重头,而立案审查、移交司法则应是少数。红红脸、出出汗,扯扯袖子、咬咬耳朵,警示谈话、纪律诫勉,都要成为我们的执纪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抓早抓小,跟上中央的要求和工作部署。

把握好防范与惩治的关系。护林员既要治病树、拔烂树,也要正歪树,更要防火、防虫、防沙、防盗等。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当好党内政治生态的护林员,也必须注重预防,真正做到防治结合。首先是把好用人关。必须监督驻在部门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选人用人,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其次是把好教育关。人才选好了,并不是万事大吉了,我们还必须配合驻在部门党组织抓好日常教育和监督,突出政治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通过政治教育反复抓、抓反复,重点抓、抓重点,对重要岗位、重点人员、重要工作环节和重要工作流程特别是对履行主体责任、选人用人责任、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执行情况,既要及时提醒、随时敲打,做到事前预警、事中防范和事后监督,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也要及时纠正,严肃问责,防患于未然。从而树立良好导向,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环境。最后是深化“三个开刀”行动。要督促驻在部门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服务承诺制,让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不正之风无法滋生蔓延,有效维护党内政治生态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把握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常言道:“正人者先正已”。只有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作风过硬,素质过硬,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才能担负起维护驻在部门党内政治生态的神圣使命。要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就必须牢记“打铁还需自身硬”,按照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以上率下。要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就必须落实“一岗双责”,认真做好党章赋予的三大主要任务和五项常规性工作,既要成为监督执纪问责的专家,也要成为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工作的行家。要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就必须进一步细化“两个责任”清单,积极协助驻在部门党组把主体责任牢牢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在抓好自己份内监督责任的同时,当好党组书记的“参谋助手”,时时巡护和监督驻在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这片“森林”。找准自已职责定位,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切实践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自觉把驻在部门政治生态维护好。

总之,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工作能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关键取决于每个纪检监察干部这一个个专职“护林员”作用发挥。因此,身为派驻部门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切实领会“护林员”的内涵和本质要求,既要有荣誉感、也要有使命感,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以持续深入纠正“四风”为重点,认真维护好驻在部门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工作,坚持不忘初心,善作善成,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 市城乡规划局纪检组长  王鹏飞 )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