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来,沿河自治县持续加明察暗访力度,紧盯节点、抓住焦点、巡查驻点、曝光痛点,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四风”顽疾,动真碰硬、一抓到底,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盯“节点”。 紧盯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传统节假日节点,重点针对机关内部食堂公款吃喝、转嫁吃喝费用、滥发津贴补贴、公款旅游、公款送礼、公车私用、借婚丧嫁娶敛财、出入私人会所,以及规避组织监督、对抗组织审查等“四风”问题进行明查暗访,成立监督检查组4个,开展各类明察暗访活动7次。
抓“焦点”。该县纪委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扶贫脱贫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文山会海及统计数据造假、干部作风漂浮不干实事等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作为查处问责的“焦点”,实行“一案三查”、“一问双责”,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巡“驻点”。制定出台《干部作风建设驻点巡查工作方案》,组建工作组,进驻乡(镇、街道)和扶贫领域及项目单位,采取明查暗访、查账查物、谈话走访等方式开展驻点巡查。分别对县统计局、文体广新旅游局、财政局进行了驻点巡察,发现问题18个,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整改问题18个。
触“痛点”。充分发挥公开通报和媒体曝光的震慑作用,对立案查处的“四风”问题案件和由此受到党政纪处分的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一律点名道姓公开通报,并在县纪检监察网和“走进沿河”微信公众号进行曝光,直戳“痛点”神经。目前,该县点名道姓曝光7批次24起160人,持续释放了越往后执纪越严越细的强烈信号。(任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