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沿河自治县纪委积极探索和实践对不同类别受处分人员的跟踪回访教育,实行调教、施教、帮教、示教、督教“五教合一”“对症下药”, 帮助他们消除思想顾虑、重塑工作信心。
调教。针对回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等问题,该县纪委在回访前通过侧面了解掌握受处分人思想和工作动态,然后发动受处分人员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等,组成回访教育志愿者队伍。回访时,纪检干部、受处分人员所在地负责人、志愿者一起,共同对受处分党员帮扶教育调解,从而有效消除党组织与受处分人员的“隔阂”。
施教。针对受处分对象违纪情况、个性心理不同,每次回访前,都认真研究案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以求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取得最优的效果。对彻底改正错误的,进行鼓励;对不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进行宣传解释;对拒不认识错误的,进行批评教育,做到“既动刀子又开方子”。
帮教。明确责任主体,要求帮教干部要按时做好谈心谈话记录;受处分党员干部每季度向所在单位或党组织汇报1次思想、工作情况;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对受处分党员干部的集中回访教育。通过定期谈话、定期报告、定期回访,全面掌握受处分党员干部思想、生活和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该评价作为受处分党员干部日后职务安排和监管的重要依据。
示教。通过回访教育全面掌握受访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状况,在这些干部中涌现出了学习转变、遵规守纪、勤奋工作、乐观向上、心怀感恩等典型干部。对于评价合格、已改正错误、工作态度端正的党员干部,在评价中明确纳入干部正常管理使用,对于评价优秀、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使用。
督教。每次回访结束后,回访小组对回访对象的思想现状、工作情况、学习状态和整改效果都要列表登记造册,并会同其所在单位负责人对受回访对象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作为个人岗位调整、评优树模、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每案回访结束后,县纪委审理室和案管室都要组织群众对回访责任人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终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去年以来,该县共回访受处分党员干部65人,其中乡科级39人、一般干部26人,召开回访教育警示会37次,2000多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任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