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镜头】投身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的纪检监察人

时间:2018-03-16 08:44:24 点击: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过后,农事在诗人韦应物的眼别有一番意境,在中国乡间,春早人勤,耕种满田畴,是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浓浓乡愁。2018年3月,贵州省印江自治县脱贫攻坚“整县摘帽”誓师大会的号角几乎也是随着惊蛰雷声,一起响彻了印江大地。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也随着春风春雨开遍了各个贫困村寨。

好作为不负好时光。3月12日,印江县纪委监察委召开班子成员会,迅速传达全省贫困县纪委书记座谈会精神以及市、县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文件精神,详细安排部署了驻村相关工作。我们16名纪检干部通过前期深入动员、统一培训和测试,充分做好了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整理行装,进驻新寨镇10个贫困村。春光正好,这一去,我们步履坚定,朝气勃发,将从产业发展、听取民声、接济困苦、调解矛盾等方面,在乡间种下春风,种下情义,种下希望。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在新寨镇的乐洋村、龙塘村、四塘村等地方,我们参与群众春耕,帮助理清和规划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天气大好,泗塘村的群众要上山种茶苗。为了保证茶苗的成活率,第一书记代永举前一天就联系了县茶叶局的一名技师,请他下地帮忙指导栽种。坑深、行距、株距、填土……技师讲得头头是道,村民们纷纷围过来听。


 

乐洋村群众要求增加红香柚的种植面积,一些在外务工的村民渴望将多年荒芜的土地流转出来发展产业。正科级纪检员张敏是乐洋村的第一书记,通过考察深思,2017年,他与村民将红香柚定为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为了长短结合,错位创收,在红香柚地里种植辣椒。县农经中心、县农牧科技局都派来技师指导种植和开垦。

贫困户张景祥喊我们去看他圈里的肥猪。当初,他向驻村的纪检干部说了想养猪的心思,可惜手头没有资金。根据“精扶贷”政策,驻村干部帮他联系了5万元的贷款。张景祥吃苦耐劳,猪场建起来了,猪儿长得肥壮。

天气暖和,村民王应红鸡场的鸡蛋丰收了。一开春,家家鸡场的蛋都会增收,市场竞争也会大,王应红也为此有些担忧。张敏计上心头,拉上同学好友亲戚建立了销售群,在朋友圈里帮助王应红卖鸡蛋。


 

在春天,总有一些欣喜的事情发生。每天清晨,我们去看张香枝家的药材地也是一件高兴的事。她家的黄精长势好得很,请来的工人已下药地扯乱草。我们投入劳动。张香枝说,黄精长得金贵呢,地里的乱草不能锄只能一根根扯,采药后,她能有10万元收入。午饭后,我们会赶去村民的菌棚帮助收木耳。一筐筐一棒棒,采摘木耳。高高抛起,晾晒木耳,件件事情都令人充满希望。劳动总会给人带来喜悦,脱贫的信心从群众的话语里、神情上和苦干中都能感觉出来。


 

贫困村矛盾多、困难多、争议多已是不争的事实。耕种之余,我们会抽一两天时间走访贫困户,聊一聊家长里短,听听他们对脱贫怎么想,怎么看。不仅摸清每一户贫困户的信息,还听他们的委屈和疑惑。事实上,很多地方的乡民历来热情好客,坐下来闲说话,人人都面带笑容,如沐春风。


 

我们驻村干部尽管不是老人们的儿女,可他们冷不冷,吃得好不好,生没生病,这些都令人于心不忍,始终放不下。


 

人只要在做着事情,心思只要专注,就会感到时间过得总是很快。跟着村民干一些农活,走访几家贫困户,再去帮扶计划里写着的那条路上转转,抬头看天,太阳就已经开始下落了,日暮夕照,桃李相映。晚上,我们还要去新寨镇更新和完善贫困户的档案资料,这时一碗方便面的香味也容易让人满足。夜来,如果有梦,梦里也是富裕、清丽的乡村景致。(印江县纪委监委  谢开富 陈丹玲)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