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三强化”发挥群众家门口“探头”

时间:2018-11-05 11:55:39 点击: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群众家门口的‘纪委’,我们要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切实让村务监督强起来,实起来、活起来,发挥群众家门口“探头”,维护群众利益,切实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成为群众诉求、倾诉的‘心灵驿站’。”这是铜仁市印江自治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张廷刚在村寨调研村委监督委员会工作时,强调的话语。

自铜仁市整治扶贫领域“绳贪”三年行动启动以来,印江自治县严格按照“3456”工作思路,以民生监督“五个示范”创建为契机,建好村务监督委员会,盯住“微权力”,整治“微腐败”,积极履职尽责,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探头”,将监督工作延伸到基层。

强化配齐人员,让村务监督“强起来”

“我们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冯亮不仅有学历、而且还很尽职,大家有什么诉求,都向他倾诉。”在紫薇镇石前村,村民们都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冯亮称赞有佳。

今年33岁的冯亮,不仅是最年轻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他还是另外一个身份——大山里的“白衣天使”,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2005年,从贵阳中医学院毕业的冯亮,放弃了在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扎根山村,当起了“村医”。10多年来,他用精湛的医术,守护着群众的健康,得到群众的好评。今年,更是高票当选,名副其实地成为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群众信赖我,选举我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我就要好好干,不辜负群众对我的期望。”在选举大会上冯亮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自上任以来,他每天行走在乡间,开展危房改造、联户路项目监督、调解矛盾纠纷,积极履职尽责,成为村民们眼中“最信赖”“最忙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为切实增强了基层纪检组织力量,该县纪委把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开展好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把政治过硬、作风廉洁、有较强事业心、在村里德高望重的优秀党员和群众作为人选,通过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目前,全县374个行政村居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基层监督工作的全覆盖。

强化阵地建设,让村务监督“实起来”

走进紫薇镇竹园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牌子耀眼夺目。室内墙体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公示牌、村务制度制度应有尽有,台账、资料更是摆放整齐。

“这就是我们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专用办公场所”该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代小琳说,之前,村里没有专门的办公场地,她们只能打“游击”,要么在村委会与村干部一起办公,要么就是在群众家中,很不方便。

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办起案子来居无定所,很不规范。

建阵地,筑堡垒。该县坚持“着力于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理念,围绕制度上墙、有警示教育展、有工作台账,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所有村居集中打造村务监督委员会阵地,村务监督委员会有了单独的办公场所。

同时,该县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责任和任务,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管理,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月一上报,一月一总结,积极履职尽职,发挥好村务监督委员会“探头”作用。

强化业务培训,让村务监督“活起来”

紫薇镇幕龙村村务监督委会主任代泽然,这几天,忙着在联户路施工现场“转悠”,测量厚度、查看质量、认真记录,他很是熟练,监督环节一个也不落下。

而在此之前,由于从未干过监督工作,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职能一片空白。几个月来,他不仅熟悉了办案的各种流程,还参与村里的大会小会、大事小,成为了村里监督的“一把好手”。

代泽然的改变得益于该镇的培训。“自我们镇各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以来,我们组织全镇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先后开展培训三场次,培训人员达100余人。”紫薇镇纪委书记田建国说,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地教,收到的效果良好。

“围绕怎么监督,监督什么”。该县纪委监委把培训作为抓手,不断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队伍培训,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能力。

“我们把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培训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实行培训常态化,让培训成为精神食粮和业务课堂。”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表示,通过培训,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实把村务监督委员会变成群众的诉求、倾诉的“心灵驿站”。(印江县纪委监委)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