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印江县纪委监委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图片
大年过后,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柿坪村依旧寒冷,冷风飕飕,我作为脱贫攻坚第四督查组中的一名成员,和往常一样进村暗访督查。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到村了,但此次督查的重点“围绕环境卫生,看村庄整洁、看群众满意、查找脱贫攻坚突出问题”等,我默默地在心中牢记。
来到村前,我们按照要求,把车停靠在了村前路边,转变了以往只看干部作风和到岗到位情况的方式,步行进村,直接入户。
寒风刺骨,整个村庄显得有些冷清,走了很长一段路,都不见驻村干部的身影。“难道驻村干部都没有到处开展工作,这样下去,这个村肯定会揪出些问题。”我心里暗暗想。
“大家赶快动起来,争取上午把他家的建好!”不远处,我们隐隐约约听到了吆喝,寻声走去,只见一群帮扶干部正在为贫困户打扫环境卫生,热闹非凡,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原来,帮扶干部们正在为贫困户杨秀银修建“篱笆墙”。看着那么多的帮扶干部在为自己干活,杨秀银的心里像吃了蜂蜜一样,他一边用刀削竹条,一边不停地叫喊着帮扶干部们小歇、喝水,一番感谢的话语,更是甜到了帮扶干部们的心里,他们干劲更足了。
这一幕动人的干群连心场景,不仅杨秀银心里暖暖的,我们督查组每个成员也是露出满意的笑容,心里的寒冷早已被这“暖色”驱除。
“走!我带你们去另外几户贫困户家‘转转’。在任旭娇的带领下,我们朝着下一户走去。
“就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看起来娇生惯养的小姑娘,能把驻村工作干好吗?”从见到她的第一眼,我就不看好她。
“刚进村那会儿,我们村的环境卫生差,尤其是在4个组聚居的打锣寨,乱推乱放现象严重。”一路上,任旭娇如数家珍地说,“我们村16个村民小组通了联户路,安装391盏路灯,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村庄得到了美化亮化,但群众房前屋后脏、乱、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刚开始,任旭娇有些腼腆,但说到修建“篱笆墙”,她就来劲了,她说:“为提高大家环境卫生意识,我们入户进行了宣传,虽然有所好转,但效果不明显,现在推行这个‘篱笆墙’后,不管走到哪家都是干干净净的。”
“任书记!你来了,快屋里坐!”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一户贫困户门前,看起来有70多岁的老人很是热情,不停地邀请我们进屋小坐,拉起了家常。
任旭娇介绍:“这户贫困户叫杨秀林,他家环境卫生较差,我们推行‘篱笆墙’就从他家开始的。刚开始,他不同意,认为要出钱。通过我们做思想工作,就地取材,利用竹子、竹简对他的菜地、庭院进行了修筑,房前屋后不仅变得干净整洁,还让他的家变美了不少。”
“老人家,你都享受到了哪些政策,对驻村干部满意吗?”我们言归正传向老人问道。
“党的政策真的很好啊!我们的帮扶干部对我们像亲人一样!不仅出力为我修建‘篱笆墙’,还经常为我解决了很多问题。”还没有等我们说完,老人就喋喋不休,一股劲地说道。
谈话中,老人满口都是对驻村干部感谢的话语,想从他口中揪出点驻村干部的问题,我们几乎是不可能。
情到深处,老人更是泪花闪闪,而正当我们动身离开时,老人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激之情,眼泪夺眶而出,哭泣着告别。
贫困户杨秀林潸然泪下,发自内心地感谢,不仅是他对帮扶干部、第一书记、脱贫攻坚队的工作肯定,更是把他们当做了“亲人”。
在柿坪村,虽然寒风凛冽,可到处都是暖心的场景,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情景,不是在电影里才有的画面,而是实实在在的,发自内心的,令人倍感温暖。
一天的督查结束,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柿坪村的动人场景,就像电影一样不停地在我脑海里回放。这让我不得不对柿坪村第一书记任旭娇另眼相看,从心底里佩服她,为她点赞。
一枝一叶总关情。当前,我县脱贫攻坚进入了攻坚拔寨关键节点!在梵净山麓、在邛江河畔、在美丽山村……各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队、结对帮扶干部,正在日以继夜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默默付出,这是一群用心、用情、用力辛勤奔忙的追梦人!他们的努力改写了村庄的面貌,为乡亲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值得点赞。(印江县纪委监委 杨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