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德江县覃丽娟在转角村罗汉果产业基地查看该产业发展情况
“进得厅堂,下得厨房,遇到重活不喊黄,所有的困难都自己扛”,她被共和镇广大干部和群众誉为脱贫攻坚一线战地上的“铁娘子”。
2016年6月,时任铜仁市德江县湿地公园管理局任副科级纪检员的覃丽娟受组织安排,响应全省到脱贫一线显身手的总动员,她一夜之间由一名机关干部变成了全县少有的女驻村干部,担任共和镇转角村第一书记。面对组织的决定,她克服丈夫公务繁忙、儿子年幼无人照顾的家庭实际困难,打点行装毅然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地一线,开启了艰辛的驻村工作新征程。
初到转角村,该村办公楼虽已建成两年有余,但水电不通,四周杂草丛生,镇里下派的驻村干部以及村委会干部等一干人马“居无定所”,在她的多方奔走,四处求助下,协调资金近二十万元,不但解决了村委会通水通电办公桌椅等基础办公设备问题,还完善了村委会厨房、厕所等及外部场地硬化、绿化、文化墙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把曾经荒芜的村委会改造成了全镇少有的“村干部之家”,成了镇里下派的驻村干部以及村委会干部的留连之所,从而彻底解决了村里留得住人、有人干事的问题。
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较好解决村级班子能干事的问题,她在对现有班子进行积极引导的同时,通过多方走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2016年底换届时,成功对该村的班子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把在外创业初有成就不到40岁年轻人推上村支书岗位,使该村战斗堡垒作用大大增强。2017年,该村支部被镇里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8年该村又被镇里推荐进入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候选名单。
在工作中,她抓住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关键,着力解决群众发展的基础性问题。转角村因林深坡陡,到2016年止,全村5个村民组中,除拖船丫组地处国道线旁交通略方便外,其余4个组均为土路,全村700余人口有600余人长期饱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煎熬,路面稍有湿润车就开不上去,不但出行极为不便,物资运送也十分困难。进驻该村后,覃丽娟把解决该村交通瓶颈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其任第一书记的两年多时间里,经其不懈努力协调多个部门,解决了转角、杉木岩、毛坪、小堰塘四个组的通组硬化路问题,困扰该村世代人的出行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全村安全饮水、“五改一化一维”等项目有序推进,全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覃丽娟深知,自己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其根本的任务还在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从进驻转角村第一天起,她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遍访村里每户每人,踏遍转角山山水水,掌握村里第一手资料。两年时间里,该村以“村委会+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在该村土地比较集中的地方发展黄桃、胭脂脆桃、花椒、罗汉果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41户147人脱贫。在人居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则以动员群众实行移民搬迁为主。2016年、2017年两年共动员群众9户近50人实现易地移民搬迁,2018年在全镇20个村当中首次实现了整组易地移民搬迁。
在覃丽娟驻村的两年多时间里,通过艰辛的努力,忘我的工作,原先处于后进之列的转角村,现已脱胎换骨、华丽转身,被改造成了班子强、基础好、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先进村,覃丽娟本人也在这过程中成长为一名成熟干练优秀的年轻女干部。2018年7月被中共贵州省委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被铜仁市委宣传部列入“铜仁脱贫攻坚群英谱”。(德江县纪委监委 杨旭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