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激发改革动力 助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5-21 09:32:54 点击:

2018年以来,铜仁市纪委监委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确定改革方向,聚焦改革重点,推进任务落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动力支持。据省民调显示,2018年,全市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度达91.17%,比上年高出4.35个百分点。

对标对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制定《铜仁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与全国同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先后5次召开市委常委会、3次召开领导小组会、3次召开办公室主任会、4次召开协调会研究改革事项、推进改革工作,圆满完成监察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并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全市应转109人,实转99人,占90.83%,做到“应转尽转”。市县两级纪委、监委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建成专用留置场所,组建专业陪护队伍,全要素试用12项调查措施1920次,执纪审查和执法调查同时启动、同步进行,切实做到纪法衔接。2018年,全市共立案2027件,结案2092件,党纪政务处分2131人,留置35人。

扎实务实推进巡察机制改革。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市县两级成立52个巡察组,实现市县巡察机构全覆盖,调整充实巡察人才库,及时配强巡察组和巡察办人员。完善巡察工作机制,修订《二届中共铜仁市委巡察工作规划(2017-2021年)》,出台《铜仁市巡察工作协作联动暂行办法》《铜仁市巡察成果运用督查督办暂行办法》。突出政治巡察定位,通过提级巡察、专项巡察、异地交叉巡察、市县同步巡察等方式,巡察覆盖率达到57.85%,整改落实率达93.59%。

精准精细厘定微权力清单。制定出台《关于创建乡村“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全市53个乡镇(街道)、769个站(股、所)以及411个村(居、合作社)启动“微权力”清单创建工作。共编制权责清单5179项、权力运行流程图1247个。制定出台《铜仁市村务监督守则》,编发村务监督纪实手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五小监督”工作模式,理顺村务监督委员会管理体制,改进村务监督员工作考核、报酬兑现方式,注重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2018年,全市民生领域发现问题1837件,共立案1716件,涉案金额1.11亿元,民生监督工作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干部关心和维护群众利益满意度达90.03%。

抓牢抓实“两个责任”纪实管理。下发《关于在全市实施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纪实管理的通知》,编印纪实手册,明确党委(党组)领导班子、党委(党组)书记、班子成员、纪委(纪工委)履责纪实内容,并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建立工作台账,做到履职尽责全程留痕、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动态评定。以“五个涵养地”建设、普纪教育和“一案一整改”为抓手,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铜纪宣)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