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印江自治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监督
6月12日, 经过雨水洗礼后的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下铺子村蔬菜基地里,满眼绿色,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叶尖上翠绿欲滴, “白菜、青菜、大蒜……”等蔬菜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碌期间,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然而,就是这样一片绿意盎然的蔬菜基地,曾经却遭受了“蛀虫”的侵害,在纪检监察干部的“呵护下”,背后暗藏着的腐败行为得到惩治,如今,蔬菜基地绿色葱茏,成为了群众的致富产业。
事情还得从2016年说起:
2016年11月初,一项20万元蔬菜种植项目落户缠溪镇下铺子村,全村老老少少很是高兴,村民们纷纷流转土地,信心十足,下铺子村村支两委更是上心,他们忙里忙外,从村主任柳某某、村支书祝某某到村会计杨某某,都是尽心尽职。
“为发展蔬菜产业,我们村支两委很给力,从项目争取、到实施工程中都是他们的功劳……”
那段时间,村民们对下铺子村村支两委做的工作看在眼里,喜在心中。
然而,令全村村民没想到的是,他们非常看好的村支两委,却由于利益熏心,贪欲作祟,打起了蔬菜种植项目专项扶贫资金20万元的主意,呈现塌方式腐败。
2017年春节前的一天,下铺子村村主任柳某某、村支书祝某某、村会计杨某某召开会议,原本研究蔬菜事宜的三人会,却成了他们套取蔬菜种植项目资金的私分会。
会上,村主任柳某某提出从该村实施的20万元蔬菜种植项目中提取3万元予以私分,三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并明确了分工,柳某某负责提供采购相关大蒜种子、白菜、青菜以及购买化肥等相关票据资料,祝某某负责编制假资料。
由于早有预谋,在实施该项目过程中,他们顺利地把蔬菜种植项目扶贫资金20万元中提取3万元进行了私分,阴谋得逞的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年后,他们不仅因此丢掉了“官帽”,还臭名远扬。
2017年10月,在对下铺子村的一次扶贫资金专项督察中,揪出了该村蔬菜基地里的“蛀虫”,三人的违纪问题一一被揭露出来。
经查,2017年1月至3月,缠溪镇下铺子村村主任柳某某、村支书祝某某以伪造虚假资料和虚开发票的方式,从缠溪镇财政分局分3次套取了蔬菜种植项目扶贫资金20万元后,伙同村会计杨某某私分30000元,其中柳某某1万元、祝某某1万元、杨某某1万元。同时,三人还存在其他违纪行为。 2018年11月,下铺子村村主任柳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按照程序辞去村主任职务;祝某某、杨某某均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免去所有职务。
“真没想到,我们村支两委竟贪污腐败到如此地步……”
“查得好,多亏了县纪委监委的查处,要不是我们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案件被查出后,村民们对下铺子村村支两委的态度,由之前的赞叹不已,迅速转变为憎恨,他们这种塌方式腐败,令人作呕和不齿。
“下铺子村村支两委这种塌方式腐败,是十八大以来村级查处的首例,它严重侵害了群众的利益,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坏……”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贪必查,小贪必惩 ,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严惩不贷。
引以为戒。镇、村两级召开了警示教育会,并把此案作为一个典型,在全镇进行了通报。同时,在全镇各村开展了自查自纠,风险排查,做好后半篇文章。(印江县纪委监委 杨秀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