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亲情寄语传承清廉家风

时间:2019-10-08 17:31:58 点击:

“不求官做多大,不求钱财多少,只求平安幸福”“牢记忠诚敢于担当,愿我们共同拥有平凡的每一天”。 一句句寄语万千期冀,一条条充满谆谆嘱咐的寄语,构筑牢固的廉洁家庭防线,时刻警醒着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不负期望,廉洁从政。

为涵养良好家风助推党风廉政建设,玉屏侗族自治县开展书写亲情寄语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文化建设。寄语中既有夫妻间的勉励,也有父母对儿女的提醒和叮咛,还有子女对父母的深情祝福和深切感恩,虽寥寥数语,却寄托着亲人的关爱与期盼。

廉洁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廉不廉,贪不贪,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选择。近年来,“家庭式腐败”的案例频频出现。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原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等近亲属全部涉案……纵览“落马”官员的受贿历程,家人的身影总在其中。很多落马官员的家属,不仅没有做亲人的廉洁“助手”,反而成了亲人腐败的“推手”。在反腐倡廉这盘大棋上,如果把反腐比作“攻城”,那么倡廉就是“攻心”,“廉政亲情寄语”就是助廉“攻心术”,它就像春风化雨一样不断滋润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田。

玉屏县党员干部职工将“亲情寄语”摆放在最醒目的地方,让党员干部家属由监督的旁观者变为了监督的主力军,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到来自家人、亲人的提醒和忠告,从而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和警醒的作用,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有利于党员干部提升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免疫力”,更加,珍惜工作岗位;有利于增加清正廉洁的“白细胞”,更加 珍惜家庭幸福;有利于消除潜伏的贪腐“病毒”,更加严守法纪红线和道德底线。

治国必先齐家,家风正,方能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领导干部的家风家训被不断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正在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在反腐的持续深入推进中注入新活力。习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对待发挥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提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对廉洁齐家、树立良好家风做了制度规定,确保党内监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玉屏县将廉政教育从党员领导干部一家一户抓起,把党风廉政建设的阵地从工作单位延伸到家庭,从8小时以内拓展到8小时以外,通过亲情寄语传承清廉家风,构筑家庭、社会党风廉政建设的强大体系。(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刘德军)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