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区纪委民生监督组在讨论案情
“喂,袁书记,我有些事情想向组织交代......”前不久,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纪委书记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该镇干部杨某某颤颤抖抖地说。
杨某某主动交代问题背后的故事还得追溯到2012年。杨某某是坝黄镇的一名普通干部,2012年的一天,还处在停职留薪在外创业的杨某某得知申报“万户小老板工程”项目有相应的资金补助。这个消息,让他发现了新的“商机”——代别人申报,从补助金中收取代办费。
“杨某某和我是一个寨子的,我们两家又是亲戚,我也没有多想,填了申请表后,就让他代我去申请了。”发现了赚钱的机会,杨某某立马从做生意的亲戚朋友中收集了8家商户的基本信息,编成资料交到了相关部门。或许是第一次做没有经验的缘故,最终因资料不完整不规范,他申报的8家全未通过。
首次申报失败,杨某某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而是“越挫越勇”。
2013年,杨某某继续向自己的亲属及坝黄集镇上一些商户宣传“万户小老板工程”项目政策,并表示愿意代为申请,“因需要找人做资料,申报成功后,每个商户需支付1000元资料费。”
“他毕竟是镇里的干部,不会拿我的营业执照干其他事,就同意让他帮我申报。”商户陈某某说。
因为镇干部的身份,加上很多商户怕麻烦,杨某某很快获得了大家的信任。没过多久,近30家商户的信息手到擒来。为了能够顺利申报成功,杨某某按照申报条件找人完善资料,进行再次申报。
2014年12月,“万户小老板工程”项目补助资金下拨,杨某某代为申请的商户中共有16户申报成功,每户获得了补助资金5000元。
“很多商户老板不知道补助的资金具体是多少,我多拿一些他们不会知道;有些人知道具体金额,但我跑前跑后,多拿些,他们也不会说什么。”补助金到手后,杨某某并不想按当初的约定分钱,因为他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辛苦”了。
就这样,杨某某扣除了其中12户1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资金作为好处费,有一户无法联系,便将5000元补助金全部收入囊中,共计收取33000元,其中12000元用于支付资料人工费,剩余21000元用于个人开支。
2019年5月下旬,在参加了坝黄镇纪委召开的村干部虚报套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案“三公开”警示教育大会后,杨某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经过激烈地思想斗争,在警示教育大会结束一周后,杨某某拨通了镇纪委的电话,交代了自己的问题。
鉴于杨某某主动交代问题,并上交自己开支的21000元。2019年9月,坝黄镇党委决定给予杨某某记过处分。
“这个事情是大错特错的,背离了一名干部最基本的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要求”杨某某在忏悔书中写道。(碧江区纪委区监委 杨琴 单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