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松桃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护民生、促脱贫”主题,突出问题导向,主动靠前,重拳出击,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三举措护民生促脱贫。截至目前,共发现扶贫民生领域问题108个,立案105件121人,结案46件,党政纪处分54人,问责乡科级干部21人,涉案资金134.9 余万元。
“实打实”聚合监督力量。整合民生监督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村(社区)监委会力量,努力建构监督资源网络。坚持班子成员包片负责,纪检监察组统筹协调县部门及乡镇(街道)民生监督组、村(社区)监委会,打造纵向垂直督查、片区联合督查、民生监督组交叉督查的“变形金刚”。将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作为村级民生监督员,充分发挥民生监督“前哨”和“探头”作用,预防和减少村级落实民生政策时走偏变样,对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及时提供线索,提高问题线索可查度和成案率,实现乡镇民生监督机构全覆盖,形成县、乡、村纵向三位一体、横向交叉联合的民生监督网络格局。
“硬碰硬”实施专项监察。采用常规检查和专项监察相结合,按照“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访千村进万户”活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等方案,采取民生监督“4+N”模式,集中开展农村种植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一事一议”财政项目补贴、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资金专项监察,严肃整治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失职渎职,优亲厚友,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套取项目资金,收受贿赂等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点对点”跟踪整改问效。各乡镇(街道)切实加强村务公开,畅通投诉和举报渠道,让群众参与监督,使权力阳光运行。注重抓早抓小,将监督的关口前移,推行“微权力清单”制度,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启用“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创新监督载体,借助大数据平台,精准监督惠民资金。坚持不搞“案结事了”,保持思想不放松、工作不停步,以“三个导向”“点对点”跟踪整改问效。并与电视台联合开办“百姓问廉”栏目,通过邀请群众现场对“组组通”项目专项监察的问题问廉问效,部门现场承诺整改效果。针对专项监察中发现的问题,采取跟踪督促,坚持一次专项监察一套整改方案,一条监察建议一项整改措施,点对点回应社会关切,确保民生问题整改见实效。(松桃县纪委监委 唐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