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碧江区以扶贫领域整治“蝇贪”三年行动为载体,大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筑牢民生领域监督网,推动民生监督工作纵深发展。
拓展民生系统,数据监督给力。运用“贵州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将扶贫民生系统录入项目责任单位由4个拓展至16个,进一步核实、录入涉及民生资金项目43个,消除“信息孤岛”,打通“数据壁垒”,实现扶贫民生资金数据的联通共享。系统运行以来,共采集民生资金类数据90.8万余条,涉及金额3.81亿余元,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数据959条,涉及金额339万余元。
盯紧扶贫领域,专项监察发力。深入开展涉林扶贫民生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和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专项监察,围绕“项目流”“资金流”“人员流”,财政涉农补贴资金“有哪些”“是多少”“在哪里”等关键点,严查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的问题,促进民生项目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37个,立案35件35人,处分24人,涉案金额326万元。
强化上下联动,凝聚监督合力。督促乡(镇、街道)纪委制定《村(居)民生监督员管理办法》,印发《民生监督员走访日志》,发挥村级民生监督员贴近群众的优势,听实话,摸实情,聚焦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寻找线索。同时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参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例会,对民生监督员进行培训指导,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探头”和“触角”作用。截至目前,全区村监会共发现问题45件,立案7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
畅通线索渠道,干部走访聚力。以“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访千村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行动,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分片联系、纪检监察室和纪检监察组分片指导责任制要求,结合带信下访、调研走访、不打招呼暗访和在村委会、乡场集中接访等方式,深入项目、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以精准定责、精准监督、精准问责护航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全区纪检监察走访969户,发现问题117个,已解决76个,31个正在办理。(碧江区纪委监委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