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以部门监督为主体、群众监督为基础、科技监督为手段,积极探索“前台晒、后台比、线下核、督促改”监督模式,实现数据化、智能化监督。截至目前,共采集民生资金类数据1303.74万条,涉及金额36.42亿元,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数据4.7万条,涉及金额1.6亿余元,通过核实发现违规问题 840个,涉及347人,立案42人,追缴违规资金103.66万元。
数据“前台晒”,民生资金看得清。开通“印江民生监督云”微信公众号和印江县扶贫民生领域大数据监督平台网站,对政策及资金发放进行公开公示,开通查询和举报端口,广大群众通过查询,让广大群众参与监督,以“邻里监督”方式,打通民生监督“最后一公里”,拓宽了民生领域监督触角,实现民生资金(项目)管理公开、公正透明,确保政策落实清楚、项目实施清楚、资金使用清楚、群众看得清楚。
系统“后台比”,精准监督带上电。聚焦“四场硬仗”“七大战役”,将扶贫领域相关政策、项目、资金纳入平台系统进行监管,加强数据录入管理,对危房改造、租房补贴、城乡低保、孤儿生活、新农合住院补偿、新农合门诊补偿、养老金、特困供养、残疾人扶理补贴等33个项目(资金)录入系统,建立云数据库,设置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云比对和统计分析,精准发现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虚报冒领、贪污私分等腐败行为,构建带“电”的民生保障网。
线索“线下核”,精准查实不放过。按照发现问题、线下核实、反馈系统、上级审核工作流程,对系统比对出来的问题线索不放过,主管部门精准核实后及时上传,县纪委监委审核把关,对违规违纪问题由县纪委监委和民生监督组及乡镇纪委进行核实和处置,实现主管部门自我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实现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
问题“督促改”,紧盯成效不松劲。通过核实,对存在问题的异常数据及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对个性问题实时整改,盯紧盯牢,对共性问题下达整改建议书,督促主管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对整改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整改落实见实效。(印江自治县纪委监委 杨秀明 李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