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连续38天坚守一线的背后

时间:2020-02-18 17:39:20 点击:

 

晏江松与他的“战友”在一线开展宣传动员工作.jpg

晏江松与他的“战友”在一线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晏江松,我不看你,晏江松,我不看你……”在微信视频电话那头,晏江松5岁的儿子一直重复着这句话。

“嘿嘿,我早就习惯了……”晏江松微笑中带着一丝苦涩。

正月十四晚,在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五一村,夜幕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在村口检测点,小小的帐篷内,一张简单四角桌,一盆炭火,围坐着一群疫情防控“战士”,他们舍弃小家守护大家, 默默坚守岗位、守望万家灯火。

此时此刻,坐在一旁的晏江松,只能抑制对家的思念与牵挂,以与家人视频通话的方式聊以慰藉。

整整38天,他都没有回家了。

38天里,晏江松究竟在忙些什么?他记得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

1月1日:动员群众搬迁、送搬迁群众到思洲安置点

1月7日:排查脱贫攻坚问题短板

1月24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排查、劝导等工作

2月5日:入户为群众测量体温

……

从1月1日直至2月8日(正月十五),整整39天,面对紧张的脱贫攻坚工作和突如其来的疫情,晏江松不敢有一丝懈怠,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在全市驻村2020年度综合评价排名榜上,晏江松的名字赫然排在了首位。 

“我们这个监测点属于县级监测点,每天来来往往的车至少有几百辆,我们的原则是只要进出就必须登记和测量体温,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每天我们劝导人数累计达到1000人左右。”一同执勤的五一村监督委员晏光龙介绍。

“没办法,这条道路是交通要道,通向镇内好几个村,土地坳镇大部分人都要从这条路出行。”晏江松说。

仅是五一村,就有567户2340人。作为五一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和疫情防控执勤队副队长,在疫情期间,要管理这么大一个村,每天面对这么多人流量,绝非易事。

今年而立之年的晏江松,原是沿河县委组织部远教中心技术室负责人,2019年3月被组织安排派驻到土地坳镇五一村驻村,此后,他便开启了驻村之路。驻村之路漫长而艰辛,脱贫攻坚任重而道远。近一年的时间,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晏江松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

疫情防控期间,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和不配合,晏江松没有退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关乎每一个群众的生命安全,必须要让群众明白事情的严重性!”白天,晏江松带着驻村工作队手持小喇叭,发放宣传单、悬挂标语、张贴致群众的公开信,挨家挨户的宣传。村委会的村级大喇叭也在早中晚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晚上,他就和其他疫情防控先锋队员一起,在寒风凛冽的监测点值班值守。同时,不忘在“五一村交流群”200多人的微信群里叮嘱、分享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识和视频。

晏江松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群众开始自觉打扫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不走亲访友、不串门、不办任何酒席,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自疫情防控监测点设立第一天起 ,刘小波、晏廷军、晏康等返乡青年或建档立卡贫困户主动加入了疫情防控先锋队,与他们一起值班值守及守夜。他们还成立了宣传队,每天自驾私家车开着小喇叭到全村6个组进行宣传。人多力量大,通过轮番宣传,五一村做到了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家喻户晓。也正是宣传有力,让更多的群众认清了形势,群众的态度从不理解转变为理解再到支持。

“疫情防控面前谈什么过年,只有疫情过去,天天都是过年!”“他们太辛苦了,其他忙帮不上,这一点忙不算啥!”“其实,我更想去武汉尽一份力,哪怕帮忙开一下救护车也可以。”谈到为什么想到加入疫情防控先锋队,刘小波等人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初衷。

2月9日,一缕阳光投向村口疫情防控监测点,也照进了每一个“疫”线干部的心。他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待春暖花开之时,东方欲晓之际,抗“疫”之战和脱贫攻坚战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沿河自治县纪委县监委 15285437949)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