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用生命守护生命——追记牺牲在抗疫战线的贵州江口纪检监察干部杨荣

来源:多彩贵州网 时间:2020-02-26 10:28:43 点击:

二月的梵净山,莺飞草长,一派春意盎然。然而,今年的开春,因疫情横行,山下格外冷清。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有多少人为了护佑人民的健康,生死不顾,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最前沿,与病毒零距离搏斗,甚至用生命筑起抵御病毒的安全防护墙。

他们是时代的英雄、民族的脊梁、人民的卫士、干部的楷模。杨荣,便是其中的代表。

杨荣,男,土家族,贵州江口人,1966年5月出生,1989年7月西南民族学院物理系物理本科毕业,同年8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贵州省江口县纪委监委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专职纪检监察员。

2月21日凌晨4时02分,杨荣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终年54岁。

白天执纪,晚上执勤,督查防疫两边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监督就是保障。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杨荣挺身而出,在防控一线坚守20多天,把初心镌刻在防疫一线。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杨荣切实履行“再监督再检查”职责,工作中主动和同事冉桦调换值班秩序,申请值晚班。杨荣说,冉桦家里有小孩需要照顾,让他值白班,我值晚班。

杨荣晚上值班,经常是深夜零点才下岗,休息几个小时,第二天又开展疫情督查。 1月29日至2月3日,杨荣所在的县纪委县监委派驻第三纪检监察组聚焦职能职责,以强监督促强监管,对江口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审计局、县机关事务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县交易中心等8家单位,开展疫情防控督查40余次,发现问题80余个并督促全面整改,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纪律监督保障。

因城区防控面大,人员力量不足,江口县委发动县直单位党员干部到所在社区一线参与防控,杨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县委在疫情防控中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号召,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杨荣(左一)生前的工作照

2月4日至2月20日连续17天,到双月社区网格点开展轮班值守,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联防联控,测体温、搞登记、勤排查、做宣传,共值班值守100多个小时。

到各单位开展督查,杨荣除了详细了解各单位防控排查、预防措施、上岗执勤等情况外,还要针对各单位实施的居家隔离观察人员,上门开展疫情防范知识宣传,安抚和稳定隔离人员的情绪,争取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在执纪执勤劳工作中,杨荣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把网格监测点守得严严实实,把纪律挺在疫情最前沿,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赢得小区居民夸赞,他所在的防疫监测点被评为3个“共产党员先锋岗”之一。

家里是粱,岗位是柱,用生命护佑生命

疫情潜在凶险,他却逆险而行。面对疫情的肆虐,杨荣时刻不忘为民初心,牢记担当使命,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主动请战,到江口县双月社区防疫点执勤值守,始终坚守抗疫第一线,为人民群众筑牢安全防线。

“口罩应该这样戴,不然不安全,要注重自我防护”执勤回来一定要先洗手消毒......”作为一名守岗抗疫的纪检监察干部,杨荣每天总要给一起值班的战友念念“紧箍咒”,一遍又一遍的提醒,不仅增强了同事的自我防护意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个老大哥的温暖关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热心细心的干部,对自己的健康和安危却从不在意,执勤过程中,最累最危险的活,他总是争着干。

2月19日晚上零时,据可靠消息,20日凌晨两点左右会有外省人员回来。下班前,杨荣就反复嘱咐小区值班负责人:“晚上有什么事,就及时打电话,我离这里很近,马上就骑摩托车过来。”

据和杨荣一起执勤的江口县纪委第一检查组纪检员游文艳回忆:2月17日,她就发现杨荣精神状态不太好,就劝他回去休息,杨荣却坚持要和大家一起值守。

19日晚上10时左右,杨荣身体出现不适,胸闷头晕、恶心想吐,他立即打电话让爱人送消心痛药品过来。

2月20日,杨荣依然像往常一样,在岗位坚守,下午4时左右,感觉头晕,同事又劝他去医院看看。他咬紧牙说:“没事,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我休息一会就好了。”直到下午6点才下班。

然而,就在9个小时后,2月21日凌晨4时02分,杨荣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源性猝死,把生命定格在抗疫第一线。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使命不负亲。“妈,你要照顾好身体,原计划今天下午下班了来看你,但我又要执勤,家里面还有菜没啊......”在值勤岗位,杨荣每天都要和母亲通几次电话。

杨荣的母亲76岁了,年老多病,杨荣一直想抽时间去看她。但因连日督查和值班,脱不了身。每到夜深人静时,他只能通过电话表达“不孝子”的愧疚。

同样让杨荣牵挂的还有他的小孙子,孩子都是长辈的心头肉和小棉袄。据游文艳回忆:在值班点,不是很忙的时候,杨荣就会掏出手机翻看他小孙子的照片,并说他的孙子平时多懂事多可爱。每当这个时修候,杨荣是最幸福的,眼角溢满了笑容,但笑容中也含有几分愧疚。

职责在肩,群众在心,百姓冷暖挂心头

防疫工作松不得、纪检监督放不得、群众冷暖忘不得。在全力执纪执勤的同时,贫困户的冷暖也牵着杨荣的心。

1月29日,杨荣安排好综合监督单位的防疫防控工作,马上打电话给怒溪镇骆象村窝挡组自己的结对帮扶户杨通发、肖世军和何政富,了解他们的疫情防控和生活情况,并进行细致排查和登记。

采访中杨通发说:“杨书记是个实在人,到我们村帮扶是最用心的,像他这样踏实的干部我见到不多啊”。

“杨书记这么踏实的人,怎么就走了呢?他为人特别好,我平时在铜仁打工,经常都会接到他的问候电话,只要听说我回来了,他就会来看我。”听到杨荣去世的消息,肖世军也非常难过。他说,年前杨荣送他几百块钱过年,还给他买了水果,听说他务工工资没领到,杨荣马上就帮他想办法解决。

2月15日,杨荣深入帮扶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开展信息摸排和政策宣传,完善结对帮扶相关资料,填写“四卡合一”信息。走访回岗位后都还在念叨,他的单身汉贫困户何政富,疫情管控期间不能赶场,取不到低保金,担心没有米吃,应该给他买袋米去。肖世军的残疾儿子还没有办理残疾证,不知道他务工何时回家,等疫情过后就带他去办理……。

帮扶户杨通发在杨荣的帮扶下搞起了养羊产业,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除了自己的帮扶户,杨荣还关心村里其他贫困群众的增收脱贫,他在帮扶微信群里发布信息:“有需要养殖山羊的请联系我”,还注明联系电话方便群众联系。

初心不改,使命不忘,用忠诚筑就丰碑

自2014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6年来,杨荣始终坚持初心如一,紧盯关键少数,敢于较真碰硬,对归口监管单位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对监督单位开展政治生态研判。共牵头承办问题线索90余件,其中省委巡视组交办19件,而他牵头承办的转立案7件。其所在的第三纪检监察组的立案数,在江口县派驻的9个纪检监察组排名第一,其所承办的案件实现了零差错、零申诉。

杨荣所在的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人少事多,只有3名同志,他关口前移,抓小抓细,对监督单位开展约谈230余人次,提出各类整改意见或建议32条,运用“四种形态”处理17人次。参与县委巡察工作,对9个部门和1个乡镇开展巡察,参加县委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巡回指导组工作。他还发挥工作经验丰富、办法点子多、解决矛盾纠纷能力较强优势,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他始终全力以赴;协助落实两个责任,强化党内监督,他始终一丝不苟;督促部门履行职责,深化专项治理,他从来不懈怠。

工作中,遇到什么棘手事和危难事,他总是争着去处理,他工作非常认真细致,方式方法也十分有效,同事们从情感上都对他充满了依赖,但更多的是敬重。

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同事游文艳眼中,杨荣不仅十分敬业,工作经验也很丰富,办法点子特别多,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很强。但在生活中,杨荣为人却很低调平和,从不讲老资格,很受大家的尊敬。

凡事都喜欢亲力亲为,作为老同志,杨荣对新媒体网上办公业务不太熟悉,他就用手指一个键一个键地敲,亲自学习做资料做目录,自己能做的事就不麻烦别人。通过自已的努力,他的电脑录入水平毫不逊色年轻人。

据杨荣的同事介绍,自参加工作以来,杨荣没有受到过任何违纪违法处分,不仅如此,还多次获全国和省市表彰。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优秀群测群防检测员”;1998年被评为铜仁地区地质矿产局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贵州省地质矿产厅给予工作奖励;2014年被评为铜仁市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2016年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杨荣用生命筑起群众的安全堡垒,群众用真情储存他的高风亮节。杨荣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其曾参与监测防控的社区70户业主自发为他捐款9450元。江口县城居民也纷纷含泪前往送行,用最淳朴的方式祭奠他们心中最平凡却又最不平凡的好干部。

2月23日,中共铜仁市委决定,追授江口县纪委监委干部杨荣“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向杨荣学习的活动。铜仁市纪委监委也印发《通知》,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杨荣的先进事迹。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伟业,只有初心不改,使命不忘。杨荣用他短暂的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词。

杨荣,生命虽短,精神永存!(武志亮 秦锦 严电 本网记者 文波

扫码分享